华夏时报|疯狂的玉米!高价致下游养殖户苦不堪言 2600后或无大幅上涨空间


华夏时报|疯狂的玉米!高价致下游养殖户苦不堪言 2600后或无大幅上涨空间
本文插图

近期 , 国内玉米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 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 现货玉米的均价最高已超过2600元/吨 , 期货价格也一度突破2600元大关 , 创下了玉米期货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 。 虽然节后东北地区新季玉米陆续收获上市 , 但新季玉米仍然维持高开高走 , 整体的价格还是一路走高 。
同花顺APP显示 , 玉米期货主力2101合约10月16日最高上摸至2629元/吨 , 创下2004年9月该合约上市以来新高 , 最终报收2589元/吨 。 今年1月至今 , 玉米期货合约累计涨幅达41.79% 。 随着玉米价格大涨 , 市场出现了罕见的抢货现象 , 东北人甚至都到华北“抢粮” 。
新年度并无明显缺口 谷物替代效应显现
“自9月3日临储玉米大规模拍卖之后 , 仍然有超过3000万吨的拍卖粮处于未出库的阶段 , 加上市场所剩的现货库存 , 年度结转库存高达近4000万吨 。 按照目前市场对于新季玉米产量2.6亿吨的预估(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算) , 新年度的玉米总供应量仍高达3亿吨 。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接受《华夏时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冯利臣称 , 如果计算上新年度小麦以及稻谷的替代、以及进口规模的扩大 , 新年度的玉米总体供应量仍然是比较充足的 , 新年度的玉米总体供应缺口并不明显 , 至于现货市场当中目前针对于新年度缺口较大 , 甚至说新年度玉米年度供应缺口高达6000万、8000万吨这样的说法更是缺乏明显的数据支持 , 根本站不住脚 。
此外 , 在进口方面存在巨大的价差之下 , 包括玉米在内的谷物进口规模仍在不断扩大 , 年内玉米进口订单已经超千万吨 , 考虑到国内玉米市场的需求 , 在合理的价差范围内未来玉米的进口规模或将继续扩大 。 加上高粱、大麦等替代品种的价格优势 , 进口谷物的补给量或将重新回到2013-2015年的高水平阶段 。
与此同时 , 广东某饲料厂销售人员表示 , 众所周知 , 玉米在下游饲料加工中被广泛去使用 , 其用量比例占据整个饲料产量的50%以上 。 而小麦其营养成本与玉米非常相近 , 使得其作为能量原料可以大规模地替代玉米去使用 , 决定其替代与否以及比例的大小的关键因素就是价格 , 当下华北玉米的主流玉米收购价格在2400-2500元/吨 , 而小麦的价格同样也在这个价格区间波动 。
【华夏时报|疯狂的玉米!高价致下游养殖户苦不堪言 2600后或无大幅上涨空间】此外 , 据饲料加工企业调查反馈得知 , 在小麦价格与玉米价格等同的情况下 , 即可使用部分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料原料 , 可替代比例大概在15-30%左右 。 一旦玉米的价格高过小麦的价格5%甚至10%以上 , 小麦就可以作为饲料原料大量替代玉米 , 甚至可以达到全部替代的标准 。
冯利臣表示 , 正是因为如此 , 小麦的运行价格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玉米价格的上涨空间 , 一旦出现玉米价格大幅上涨带动小麦价格跟随上行 , 那么势必会威胁到口粮安全 , 这对于本就供应相对充足的玉米市场来说 , 国家势必要出台响应的政策调控来保障口粮价格保持稳定 , 真正地落实保价稳供 。
另外 , 国家目前尚有超过一亿吨的超期储存水稻和小麦 , 目前正在通过定向的方式陆续投放市场 , 一方面能够在后临储时代继续以政策粮投放的方式给市场增加有效粮源补给 , 二来也是为了陈化水稻小麦去库存 , 一举两得 。
下游产业链难以为继
伴随着玉米价格疯狂上涨 , 广大耕种玉米的农民“喜笑颜开” , 一些人认为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空间 , 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 。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玉米产区 , 自2007年以来 , 黑龙江、吉林、辽宁的玉米播种面积不断上升 , 目前东北三省玉米播种面积占全国播种面积的31.6% 。
冯利臣表示表示 , 抛开气候对于玉米产量的影响 , 玉米产量未能实现增长甚至小幅下滑的主要根源 , 在于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下降所致 , 继2019年种植面积同比下调1700万亩之后 , 2020年较2019年种植面积下调近1400万亩 , 两年累计下调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