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他带队打造了大气“超级CT”,国外科学家想不通:怎么做得比我们快
本文插图
他没有留过学 , 也没有出国深造过 。 就是这样一位“土博士” , 带领团队在全球首次实现静止轨道大气高光谱垂直探测 , 为大气拍“CT” 。 过去中国向国外卫星要气象数据 , 现在中国的卫星数据成了国际气象界迫切需要的 。
他没有换过工作 , 也没有过跳槽的念头 。 正如他30年来只执着于一件事情——做中国最需要的科研 。
实干见物 。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丁雷研究员 , 日前荣获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
顶着巨大压力 , 整整24天 , “泡”在实验室里
丁雷喜欢看科幻电影 。 《星球大战》中 , 两个时速几公里的物体可以在空间实现精准对接 。 后来 , 他与卫星打交道后 , 才深知这有多么难 。
一开始做气象卫星光学载荷 , 他们对标的是国外 , 后来发现指标并非越高越好 。 欧洲平原多 , 而中国山地多 , 临时灾害也多 , 有许多局部小气象 , 这就要求不仅光学载荷分辨率要高 , 还要系统响应快 。 瞄准中国的需求 , 做最需要的科研 , 这是丁雷从科研起步阶段就铭记在心的 。
本文插图
风云三号D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获取的全球台风监测图
2008年5月风云三号A星发射升空 , 技术指标与世界同期先进水平相当 , 我国气象卫星技术步入国际领先行列 。 作为“风云三号”卫星副总师 , 丁雷领衔研制了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 这是世界上首个能够获取250米分辨率红外分裂窗区的成像仪 , 从而可以更精确地探测陆、水、云的温度 。 成功的背后 , 于他而言 , 是刻骨铭心的一段日子 。 当时 , 我国航天专家发现太空高能粒子对存储芯片有危害 , 为确保质量 , 卫星总体要求更换芯片 , 这需要对载荷的核心电路进行重新设计 。 当时 , 其他设备都已进入发射基地 , 整装待发 。 顶着巨大的压力 , 整整24天 , 丁雷和同事“泡”在实验室里 , 一鼓作气完成了从新方案设计、加工、调试、验证、试验和系统性能测试等工作 。
只能用“土法子” , 一点点手工做出来
早在20年前 , 科学家就提出了一个设想 , 能否为大气拍“CT” , 测出每一层的温湿度 。 这无疑是红外光谱技术的一场革命 , 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 但到了2006年 , 由于技术难度过大、所需经费太多 , 美国宣布放弃 , 欧洲也延迟了计划 。
20年如一日 , 丁雷带领团队“啃”下了“最难的骨头” , 国际上率先在35800公里高轨道对大气高精度高光谱垂直探测 , “切片数”实现了1500层以上 , 每4小时能传回一张地球全幅云图 , 对中国区域可实现每5分钟一次的观测覆盖 , 最高分辨率从1.25公里提高到500米 。 欧美科学家认为 , 中国的大气垂直探测仪是实现世界气象组织2040愿景的第一台载荷 , 为更精细预测灾害性天气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 过去中国向国外卫星要气象数据 , 现在中国的卫星数据成了国际气象界迫切需要的 。
本文插图
“中国怎么做得比我们快?”国外一些科学家想不通 , 大气垂直探测仪并没有现成文献和成功先例可以参考 。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 , 丁雷和团队成员为之付出了多少努力 。 “电影《魔戒》里的剑 , 并不是电脑特效 , 而是制作人员自己打磨出来的 。 这就好比我们做大气垂直探测仪 , 只能用‘土法子’ , 一点点手工做出来 。 ”丁雷说 , 今年大年初一 , 整个团队是在实验室度过的 。 过去的十多年 , 这就是团队的常态 。 “只有把时间和精力投入进去 , 才会有所收获 。 ”在他的影响下 , 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
推荐阅读
- 唯品会|唯品会Q3财报业绩亮眼背后:自营特卖差异化运营 打造品牌极致性价比
- 车友头条|21字开辟企业新“征途” 长城汽车企业文化全面焕新
- 奥林巴斯|打造全景检测一站式解决方案,奥林巴斯开启全景病理新时代
- 百福地|霸州市百福地科技有限公司 | 用实力打造高品质美容仪器车
- 行业互联网|理光发布全新RICOH M C2000,打造恰到好处的新精彩
- 理光|理光发布全新RICOH M C2000,打造恰到好处的新精彩
- 微生物|生物工程师的致富之路:微生物细胞工厂打造指南
- 环球网|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宣布联合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 服务|以AI技术破解基层合理用药服务难点 京东健康携手海淀区卫生健康委打造区域AI审方中心
-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 京东健康糖尿病中心打造健康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