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品情感|到了明清却成了年号?,皇帝的称呼:为何唐朝以前是庙号( 二 )


唐朝以前 , 庙号和谥号的使用还是比较规范的 , 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 , 谥号却是每个皇帝都有 , 而且能够比较准确的概括皇帝的一生 。 因此 , 大多都是采用国号+谥号+帝的方式称呼 , 比如魏文帝 , 汉昭烈帝 , 魏和汉是国号 , 文和昭烈是谥号 。
但这种情况在唐朝发生了变化 , 其一 , 庙号的使用泛滥 , 唐朝的每一个皇帝都有一个庙号 , 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 , 开创基业的是唐高祖李渊 , 后世的全是宗;其二 , 为了美化皇帝的功绩 , 往往在皇帝死后加很多个字的谥号 , 比如唐高祖李渊的谥号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谥号更是长费吓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
小星品情感|到了明清却成了年号?,皇帝的称呼:为何唐朝以前是庙号
文章图片
在这样的情况下 , 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记载并不方便(字数太多了) , 而且也不便于记住(如果这样称呼历史学家们光记皇帝的称呼都要崩溃) , 而庙号还能相对准确的记录皇帝的一生 , 对于有过失的皇帝有所表达 , 比如唐德宗(谏争不威曰德)、后唐庄宗(屡征杀伐曰庄 , 武而不遂曰庄) 。 因此 , 庙号反而成了皇帝们称呼的标配 。
随着历史的发展 , 后世皇帝都会给先帝加上更美的谥号和庙号 , 到了明清 , 几乎没有不好的庙号了 , 全是好的;而且祖和宗也开始乱用 , 明朝有太祖、成祖;清代为了显示康熙的千古一帝 , 加了一个圣祖 , 这样清代同时存在太祖、世祖、圣祖三个祖;与此同时 , 皇帝们的年号也固定下来 , 几乎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 明清两代只有明英宗朱祁镇因为先后两次执政有两个年号 。
因此 , 为何很好的区别和更准确简洁的称呼 , 明代皇帝们还是年号+帝、朝代+庙号称呼并存 , 到了清代 , 几乎都是使用年号+帝来称呼皇帝了 。
小星品情感|到了明清却成了年号?,皇帝的称呼:为何唐朝以前是庙号
文章图片
三、春秋笔法
其实这种现象显示了中国人的一个态度:为尊者讳 , 为长者讳 。 采用“春秋笔法”隐藏先辈们的过失而放大他们的功绩 。 包括庙号的普遍乃至全是美字的泛滥、美谥和谥号字数的加多等 , 都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
【小星品情感|到了明清却成了年号?,皇帝的称呼:为何唐朝以前是庙号】然而 , 事实是骗不了人的 。 曹魏将曹操、曹丕、曹睿都加了祖 , 然而后人还是称呼他们为曹操、魏文帝、魏明帝;唐朝给皇帝们都加了一长串的字数 , 唯一的后果就是他们的谥号再也不广为人知;清代将皇帝的庙号全都美化 , 于是史书上不在称呼他们的庙号 , 而以年号相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