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老屋“不宜居”只“宜看”,没有老屋谁来看?

:原题为_新华每日电讯|老屋“不宜居”只“宜看”,没有老屋谁来看?。
老屋“不宜居”只“宜看” , 没有老屋谁来看?
西江千户苗寨文旅脱贫成样本 , 可持续发展须摆脱“深层纠结”

新华每日电讯|老屋“不宜居”只“宜看”,没有老屋谁来看?
文章图片

▲西江千户苗寨银饰街夜景 。采访人员罗羽摄
黔东南大山里的雷山县西江村 , 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这里居住着1920户人家 , 被称为“西江千户苗寨” 。
在这片群山环绕的美丽村寨 , 有宏伟壮观的吊脚楼群 , 传承上千年的苗族风俗 。 当地民居和民俗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 , 村民们却世代过着贫困的日子 。
从2008年开始 , 当地打造旅游景区带动经济发展 , 新兴的西江苗寨逐渐有了名气 , 可与黄果树瀑布等贵州老牌景区相媲美 , 并在发展中实现多赢——产业兴、百姓富、民族文化得以传承 , 逐渐摆脱了“富饶的贫困” 。
在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序的合力驱动下 , 这个依靠文旅脱贫的发展经验 , 被学者总结为“西江模式” 。
同时 , 西江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矛盾 , 如何在前进中得以化解与平衡 , 实现民居、民俗与民生“三条腿走路” , 也值得思考 。
“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
清晨的西江千户苗寨(以下简称西江苗寨) , 薄雾笼罩着山谷 , 古朴的村寨依山而建 , 白水河蜿蜒流过 。 游客们簇拥在观景台上 , 欣赏这秀美的景色 。
山脚下一栋3层木楼内 , “侯家庄农家乐”食客爆满 。 老板侯艳江是地道的苗寨村民 , 12年前靠着3万元贷款 , 白手起家闯进餐饮业 。 如今 , 农家乐年营收500多万元 。
“干过建筑工 , 当过地摊汉 , 做过推销员 , 什么苦都吃过 , 但都没攒下钱 。 ”回忆起外出打工经历 , 39岁的侯艳江感慨道 。
西江村村主任李松介绍 , 上世纪末 , 有九成村民外出打工 , 由于缺少文化 , 大多以干力气活为主 。
历史上 , 地处雷公山深处的西江苗寨 , 人多地少、交通闭塞 , 2005年人均年收入只有1431元 , 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
贫穷的村寨却蕴藏着富饶的文化 。 村民多属于苗族内部的“长裙苗” , 传说是蚩尤的后裔 , 历经多次大迁徙后定居于此 。
西江村由8个自然村寨组成 , 留存着上千栋木质吊脚楼 。 “老大”羊排与其他寨子之间 , 是父子或兄弟关系 , 历史上曾长期不通婚 。
绚烂多彩的苗族服饰 , 热闹纷繁的“苗年节” , 欢乐多姿的芦笙舞……苗族厚重的文化汇聚于此 , “活化石”般传承至今 。 文化学者余秋雨曾到访这里 , 并发出“看西江而知天下苗寨”的感叹 。
在发展旅游业前 , 秀美的山水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 难以转化为财富 , 村民守着薄田过穷日子 , 长期陷入“富饶的贫困”的尴尬境地 。
当地官员介绍 , 从2000年开始 , 雷山县加大投入发展西江旅游业 。 但囿于交通落后、基础设施差 , “只赚吆喝不赚钱” , 未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 。
直到2008年 , 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当地举办 。 借助这个契机 , 雷山县改造升级西江苗寨的基础设施 , 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
次年 , 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区公司)成立 , 通过市场化运作 , 塑造苗族文化的旅游品牌 , 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
瞅准商机的侯艳江返乡创业 , 把自家老屋改造成农家乐 。 “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 , 回来出租房屋或创业经营 , 迅速积累了财富 。 ”侯艳江说 。
西江苗寨有九成以上村民 , 搭上了旅游业这趟快车 , 直接或间接参与餐饮、民宿等产业 。
山下人忙赚钱 , 山上人想“破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