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徐汇:探索“汇模式”,构建美好生活共同体( 二 )


乐山新村的“大片区”综合治理 , 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单一做法 , 从调研开始就注重群众力量的挖掘 , 不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 , 还充分激活了社区治理要素和力量;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的硬变革 , 也实现了居民自治、营造社区文化的软治理 , 让党的制度优势充分转化为治理效能 。
当下 , “大片区”模式正在全区更多社区进行推广 。
居委会从“办公点”变为“服务点”
辖区内三甲医院密度占全市最高的枫林街道 , 居委会场地资源十分有限 , 加之辖区居民人口众多 , 人口密度大 , 居民对于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凸显 。 各居委会工作也面临“居委干部走不出去 , 居民请不进来 , 服务项目做不长久”的“三难”困境 。 为改变现状 , 街道在31个居委会全面推进了“服务型居委会”建设 , 撤走办公桌 , 拓展公共空间 , 汇聚治理资源 , 从根本上实现了社区治理模式的变革 。
建设“服务型居委会”过程中 , 31个居委会全部取消固定的办公桌椅 , 居委会干部开展“移动办公” , 主动走家串户 , 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 。 居委会干部的“民情日记”越来越厚实 , 详细记载了走访详情、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
目前 , 每个居委会仅保留一个8平方米的接待工位 , 居委会干部不再有固定的办公桌和电脑 , 实现办公场所最小化的同时 , 又强调服务功能最大化——在每个居委会因地制宜地打造了各自不同的特色功能 。 街道采取“承诺+制度+监督”方式 , 念好“服务型居委会”的“紧箍咒” , 同时还编纂《服务型居委会工作服务指南》 , 明确服务内容、办事程序 , 既为居委会干部全科型成长赋能 , 又为他们减负 , 从冗繁事务中厘清头绪 。
特别是依托轮值的接待工位 , 打破了以条为界的“老框框” , 锻炼出越来越多“全科型”居委会干部 , 做到“一专多能、全岗都通” 。 而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首批15个服务项目也下沉到小区 , 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办理 。 居委会真正从“办公点”变为“服务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