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鉴生|杨鉴生 | 《崔世召集校笺》序

杨鉴生|杨鉴生 | 《崔世召集校笺》序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去岁 , 予作《又读呈仕玲兄》 , 其词曰:
还家始讶少郎年 , 未识君颜君赐篇 。
志续鹤场鸣九野 , 珠联官井映重天 。
纷纷绣出蒿莱像 , 一一拾来载籍贤 。
自是颍川多异士 , 汝南岂亦敢争先 。
庚寅春月 , 余旋乡里 , 蒙郑贻雄师代赐《蕉堞纪闻》 , 得一睹为快 , 既惊且惭 。芭蕉之城 , 吾生斯长斯故土也 , 白鹤为岩、海潮倾声 , 霍霞而仙居、灵龟以赐寺 , 钟灵毓秀之地 , 然自少耳不充闻、目囿井观 , 举凡风土人情、乡都古迹、奇趣之事、高逸之人 , 于是书始一一得闻 , 故为惊叹焉;余虽喜文史 , 后唐长兴四年置吾邑以来 , 千百年间 , 已然文献典册之渊薮 , 凡如王宗传《童溪易传》、杨复《仪礼图》、林駉《源流至论》、陈实《大藏一览集》、陈普《石堂先生遗集》、韩信同《三礼图说》诸皇皇巨著 , 竟茫然无所知而于是书无可措一词 , 又甚惭焉 。后读邑训导刘家谋《鹤场漫志》 , 始悟《纪闻》踵之而骈列双珠 , 盖诗中所谓“志续鹤场鸣九野 , 珠联官井映重天”也 。先时讶陈君少年老成 , 欲面不得 , 复八岁始晤 , 其年稍壮而心益少 , 愈发勤于吾乡文献 。崔征仲世召 , 吾乡第一诗笔也;《问月楼集》 , 世幸存孤本也 , 覩其集而笺其文 , 陈君平生愿也 。戊戌年 , 幸宁德时代总裁曾先生贶资影印以归 , 陈君遂鸠《秋谷集》都为一部 , 兼搜罗补缀它集散篇佚句 , 昼悬壶市以谋生 , 夜则达旦笔耕 , 奋常人不及之功而速杀青 , 命余序 。观其书 , 长于考索 , 多所创获 , 尤于问月启集之人物发微探迹 , 余深服之又何能以言?戊戌槐月 , 尝跋影本《问月楼集》后 , 今移之聊为陈君大作之引云尔:
《问月楼集》四册 , 《诗》二册、《文》《启》各一 , 不分卷 , 日本宫内厅藏本 , 明崔世召撰 。
世召字征仲 , 号霍霞 , 别号西叟 , 宁德一都人 , 万暦三十七年举人 , 官至浙江盐运副使 , 事迹具干隆《宁德县志·人物志》 。
盖世召尝筑问月楼 , 因以名集 。《文集》载《辟支严募垦香灯疏》云“于是(道源)上人乃谋于半呓居士 , 居士曰:‘吾责也 。邑有名山 , 山有名师 , 而令其徒众日托钵糊其口于四方 , 居士耻之’” , 《募修金溪桥疏》云“余小子者 , 佞佛发僧者也” , 又有诗《半呓窝》 , 知“半呓”亦其号 。集前有徐兴公序 , 署万暦庚申(四十八年) , 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云:“《问月楼集》四卷 , 明崔世召撰 , 明万暦八年(1580年)刊本 。” 兴公时方十岁 , 何可能序?盖误“庚申”为“庚辰”也 。然《诗集》载《辛酉天启改元正月四日》、《癸亥秋余入三山》云云 , 癸亥为天启三年 , 其刊在万暦后 , 明矣!《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又云:“此本系江户时代德山藩三代主毛利元次广收‘天下秘籍’之一 。东山天皇宝永三年(1706年)《御书物目录》著录此本 , 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男爵毛利元功献赠宫内省图书寮(即今宫内厅书陵部) 。卷中有‘德藩藏书’等印记 。”则康熙四十五年前 , 是本已航舶至东矣 。是书册一册二诗集每韵下标圆 , 又排律《重游桃源洞》“人岂新知洽?山因旧贯仍” , 引《语·先进篇》为注 , 当日中土主人 , 诚宝爱读之 。
《谪仙楼集》 , 明应天御史骆骎曾编 , 四库存目 , 残本今存黄山市博物馆 , 集后有太平知府胡尔慥万暦丙辰序 , 今检世召《太白楼诗序》 , 只字不差 , 赫然在目 , 盖尔慥前为福宁知州 , 已与世召识 , 时世召游采石矶、登白下楼 , 遂代笔 , 犹与骆骎曾等相唱和焉 。又《文苑英华》 , 南宋刊后惟隆庆间重刻 , 万暦时仅递修 , 事颇不详 , 检世召《重刻文苑英华序》 , 乃三山知府黄州孙大壮不烦公缗捐饩亲校也 。此文坛重事 , 皆赖是集以明 。崔世聘九月初二初度充家谱之阙载 , 陈云鹤《燕游纪日》补邑志之不足 , 区日振、李时荣、曾受益历官定州乘之讹误 , 至若夜读钟伯敬之隐轩、箧藏朱文豹之兰画、和叶相公之雨中四韵、送王无功之眼光牛背 , 寻往事之旧迹、睹斯人之邈踪 , 又皆历历在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