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衣库全力押注中国 直营门店数量已超日本
净利暴跌 , 优衣库撑不住了?
优衣库全力押注中国 直营门店数量已超日本
2020年10月18日 成都商报电子版
|
在中国堪称最成功的日本品牌之一的优衣库(UNIQLO) , 似乎也撑不住了 , 母公司2020财年利润大跌4成 。 港股上市的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06288 。 HK)近日公布2020财年业绩 。 公司实现收入为2.01万亿日元 , 同比跌12.3%;实现净利润903亿日元 , 同比大跌44.4% , 这也是迅销17年来首次全年业绩下降 。 对此迅销集团表示 , 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优衣库线下销量锐减成为集团业绩大跌的主要原因 。 母公司净利润下跌4成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在港交所上市 , 是一家主要从事服装业务的日本控股公司 。 公司除了著名的“优衣库”品牌外 , 还有GU(极优)等品牌 。 财报显示 , 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财年度 , 迅销收益20088.46亿日元(约合1279亿元人民币) , 同比减少12.3%;股东应占溢利903.57亿日元(约合57.54亿元人民币) , 同比减少44.4% 。 迅销旗下最主要的业务就是畅销全球的优衣库 。 优衣库本财年收入占比82.2% , 其他品牌业务的占比不到20% 。 对于业绩下降的原因 , 迅销表示 , 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 世界各地的优衣库门店、GU门店纷纷暂时歇业 , 客流量大幅减少 , 导致线下销量锐减 。 数据显示 , 日本5月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 , 有311家优衣库实体店暂停营业 , 第三季度优衣库在日本本土收入同比下降35.5% , 经营利润下跌74% 。 分地区来看 , 迅销本财年日本本土销售收益为8068.87亿日元 , 占比为40.2%;中国地区销售收益为4559.86亿日元 , 占比为22.7% 。 迅销在财报中指出 , 集团在海外优衣库事业分部方面 , 本财政年度累计收益为8439亿日元 , 同比下降17.7%;经营溢利为502亿日元 , 同比下降63.8% 。 虽然如此 , 其网络商店业务的收益却较上年度增长近20% 。 以中国电商市场为例 , 从2015年到2019年 , 优衣库已连续5年位列天猫“双11”促销女装销量榜首 。 2019财年第三季度 , 优衣库中国单季线上销售额增长超30% 。 优衣库全力押注中国市场 虽然优衣库本财年净利大幅下跌 , 但相比其他快时尚巨头还算好的 。 红星资本局查阅其他快时尚品牌财报数据发现 , 西班牙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上半年收入同比大跌37.3%至80.33亿欧元 , 净亏损为1.98亿欧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 。 瑞典快时尚巨头H&M也因疫情影响 , 在第二季度出现严重亏损 。 报告期内税后亏损为49亿瑞典克朗(约合4.7亿欧元) 。 快时尚元老ESPRIT的母公司思捷环球全年亏损近40亿港元 。 这几年的服装零售市场 , 各大快时尚品牌可谓流年不顺 , 很多快品牌正节节败退 。 而优衣库并不是这样 , 甚至仍然在大举扩张 。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基本平息后 , 优衣库很快又在中国重新大量开设门店 。 优衣库创始人、多次登顶日本首富的柳井正 , 也对中国线上线下市场结合十分期待 , 他预计将来可在中国新开3000家门店 , 销售额完全可以达到2万亿日元 。 “优衣库正越来越把重心放在中国 , 也是看到中国强劲的内循环消费动能 , 这是其他国家难以看到的 。 ”快时尚行业分析师陶茹表示 。 中国直营门店数量已超日本 迅销集团预计 , 将于2021年8月底前 , 进一步扩大其全球门店网络至3725家门店 , 这里面将高度依赖优衣库中国门店数量的增长 。 公开数据显示 , 5年前优衣库在中国门店数量为387家 , 5年内翻了一倍 。 截至2020年8月底 , 优衣库中国门店数量达到767家 , 已经反超日本直营门店的764家 。 不过优衣库在日本还有特许经营门店(加盟店) , 合计有814家门店 。 到9月底 , 优衣库中国门店数量已经增至782家 , 业内预计中国门店总数很可能在年底就彻底超过日本门店总数 。 事实上 , 在疫情趋稳和线上发力的前提下 , 从今年6月以来 , 优衣库销售额开始出现回升迹象 , 收入和利润重回增长态势 。 迅销集团也认为 , 将很快扭转业绩下滑这一局面 。 集团预期2021财政年度收入可按年升9.5%至2.2万亿日元 , 纯利则回升82.6%至1650亿日元 。 受此消息提振 , 10月16日迅销集团股票复牌后表现强劲 , 截至收盘上涨6.27% , 收报54.2港元 , 最新总市值为5749亿港元 。 这样的市值在港股已经非常高 , 仅略低于汇丰控股(00005 。 HK) , 比热门股小米集团(01810 。 HK)还高 。 从迅销集团股价走势看 , 也与疫情影响直接有关 , 其股价在3月底4月初触底 , 跌破了30港元 , 随后展开反弹 , 至今累计上涨接近9成 。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采访人员 李伟铭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