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纵论“新现实主义”:关于内容与形式( 二 )

  经过对“新现实主义”这个议题的充分讨论 , 作家们继而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文学形式的创新去丰富和发展传统现实主义的问题 。

  范稳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 , 谈到在长篇写作中 , 形式可以创造内容 , 可以让内容丰富 , 甚至可以形成某种内容 , 不该把形势和内容割裂开来 。 另外他也提到文学形式跟一个人的知识构架、性格特征、对形式美的追求和性格都有关系 。

  东西验证了这一点 , 他说:“我写《没有语言的生活》 , 一个盲人、一个聋人、一个哑巴生活在一个家庭 , 我就想 , 如果王朔先生在北京这个地方 , 他就不会写这样的小说 。 为什么?他在北京的那些人物都是很会说话 , 滔滔不绝 , 他站在北京的角度看广西 , 他的人物塑造肯定跟我不一样 , 我在极其封闭的地方 , 我觉得听不见、看不到、说不出 , 这就是我要写没有你的生活 , 这种形式同样是发自内心 。 ”

  弋舟谈到了自己出版的一系列书:《丙申故事集》《丁酉故事集》《庚子故事集》 , 他认为一个小说家的时间观 , 约等于它的文学性 , 用中国的天干地支的纪年方式给作品命名的时候 , 他便从一个顽固的西方的时间观念逐渐调整成为一个中国人的世界观 。 这种形式上的设计会作用在作品当中 , 尽管描述的是极其现代的事 , 但是内在肯定已经发生了变化 。 另外他提到了“诚实”的重要性 , “我是一个什么状态?我是一个什么能力?我是一个什么认知 , 表达出来就行了 , 哪怕充满漏洞都没有关系 。 ”

  张楚则反思了他这代人写作存在的问题 , 即创作慢慢趋于保守了 。 “经过90年代的先锋文学的熏陶之后 , 其实我们本来应该往前走得更深、更远一些 , 现在反而觉得往娱乐新闻后缩了一步 。 ”但他也努力在写作中做出新的尝试 , 比如在写《中年妇女恋爱史》的时候 , 他叙述几个女孩的生活的同时 , 在每一节后面加了关于外星人的生活 。

  石一枫比较在意读者阅读的效果 , 他表示 , 希望小说的形式不要对读者阅读造成困难 , 尽量让读者阅读成本低一点 , 意外收获多一点 。 同时他认为 , 为了达到读者容易阅读的效果 , 作家反而应当花费更大更多的心力 。 (完)

【编辑:黄钰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