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符号——潮州广济桥的往昔今朝

  中新社潮州10月17日电 题:潮汕文化符号——潮州广济桥的往昔今朝

  中新社采访人员 李怡青

  连日来成为全国“新网红”的广济桥 , 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 , 横跨韩江东西两岸 , 因独特的桥梁建设风格而闻名海内外 。 广济桥有着“梁桥、浮桥、拱桥相结合”的独特风格 , 是潮州市地标性建筑 。

  采访人员17日探访广济桥 。 站在韩江边远望 , 广济桥中间是十八只梭船横向并排用铁索连接而成的浮桥 , 浮桥似卧波长龙贴着韩江江面随潮水涨落 , 而靠近两岸的石梁桥上二十四亭台楼阁形态各异 。 石梁桥和浮桥高低错落、古朴而典雅 。

  广济桥文物管理所负责人介绍 , 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 , 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 。 东边梁桥长283.35米 , 西边梁桥长137.3米 , 中间由十八只梭船连接而成的浮桥长97.3米 。

  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 , 随水位涨落而高低变化 , 矶头墩各有一段石阶梯供行人上下浮桥 。 梭船中央铺设木板作为桥面 。 浮桥部分为木质栏杆 , 分段独立用铁链连接 , 栏杆处在两船之间 , 在防护的同时也起连接船的作用 。 每遇洪水或要通船 , 则将梭船解开 , 这就是启闭式的作用 。

  广济桥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

  采访人员走在由十八只梭船连接而成的浮桥上 , 并没有感到浮桥起伏摇晃 。 浮桥的平稳 , 让游人行走于浮桥上可近处欣赏江面的景色 , 远处观赏石梁桥上的亭台楼阁、韩江两岸景色 。

  据记载 ,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 , 当时由于“中流警湍尤深 , 不可为墩” , 中间只能架舟为梁 , 成为一座浮桥 。 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 , 呈现“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 。 现在的广济桥桥墩还有宋代的遗存 。

  2003年广济桥按明代风格进行全面维修 , 历时近4年主体修复工程共耗资9800万元人民币 , 其中海内外华侨华人就捐款3700多万元人民币 。 修复后的广济桥梁舟结合、造型古雅 , 成为潮州一道亮丽风景 。

注意到   采访人员采访了解到 , 近年来 , 广济桥上有了常态化非遗展示与动态化非遗集市 , 集中展示潮州手拉朱泥壶、潮州木雕、潮绣、潮州麦秆画、潮州陶瓷以及综合类非遗项目等 , 重启了新时期的桥市 , 再现“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 。

  广济桥已成为潮汕的文化符号 , 人们常说“到广不到潮 , 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 , 白白走一场” 。

  “既是桥又是船 , 走在上面犹如浮在水面 。 ”马来西亚归侨陈爱茹17日对采访人员说 , 国庆期间她特地和孩子们一起过来游览 , 让新生代感受古老的潮汕文化 , 对家乡有更深的印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