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出水寨村“脱贫记”:决胜脱贫攻坚战后内生动力再发现( 二 )


变“输血”为“造血”
文化|出水寨村“脱贫记”:决胜脱贫攻坚战后内生动力再发现
本文图片
危房改造后的出水寨村 。
据了解 , 经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国际集团统一部署 , 上海国资经营自2018年开始参与“双一百”村企结对精准扶贫及党建联建行动 , 对口帮扶出水寨村 , 在“扶贫必须先扶志”、“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方面着重发力 , 帮助当地村民扭转意识 , 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 , 并具体落实为爱心衣橱、爱心书屋、爱心超市、教育扶贫、消费扶贫、党建联建等项目 , 此外疫情期间针对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 上海国资经营也立刻加大采购力度进行相关帮扶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 在对口帮扶的过程中 , 上海国资经营改变了以往直接发放物资的常见做法 , 转而鼓励村民参与社会活动累计积分 , 凭积分兑换扶贫物资 , 从深层次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 。
除了进行相关的扶贫扶志工作以外 , 对当地村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业培训 , 加强扶智工作 , 引导其激发内生循环力 , 对接乡村振兴的下一阶段目标 。
而随着脱贫攻坚迈入2020的决胜之年 , 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之时 , 上海国资经营则计划未来承续对于出水寨村的帮扶 。
贺志春是丘北县副县长 , 也是来自上海市虹口区的一名援滇干部 。 他说道:“只有激发内生动力 , 才能让脱贫可持续、致富有干劲 。 丘北沪滇扶贫协作按照‘中央要求 , 云南所需、上海所能’的要求 , 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 , 在丘北雪莲果、紫黑糯玉米等农产品产销一体化、普者黑文化旅游资源推介等方面进行了帮扶 , 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 ”
丘北县非遗文化资源丰富 , 弦子舞、火草、水竹纸伞、羊皮鼓舞、火草纺织、瑶族蓝靛等非遗资源都有着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 也都有着很大的保护和利用价值 。 围绕非遗的传承和经济价值的探索 , 上海国资经营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 并做出了一定的实践 , 帮助其持续加强文化自信力和内生循环力 。
非遗文化的承前与启新
非遗的背后是当地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 它们皆为丘北所独有的名片 , 更是不可再生的发展资源 。 正是看到这一点 , 作为上海国际集团旗下深化国资经营功能的核心企业 , 上海国资经营近几年在持续开展一系列“资善·遗美”文化探访公益行动 , 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非遗文化 , 进而去发现此地的自然人文之美 , 探索文化扶贫的可行路径 。
【文化|出水寨村“脱贫记”:决胜脱贫攻坚战后内生动力再发现】借助走访当地非遗项目梳理当地的非遗资源 , 触发媒体、公众对非遗文化、传承人和产品的关注与认知 , 扩大宣传效应;吸引相关产业人士参与进来 , 希望共同推动非遗手工艺的技术升级、设计提升 , 创造丘北县非遗产品与外部市场的流通机会 , 帮助非遗产品融入现代生活 , 也为非遗艺术的再生产深度赋能 。
而非遗的再发现 , 同时也成为当地文化自信力的一次重新发现 。
文化|出水寨村“脱贫记”:决胜脱贫攻坚战后内生动力再发现
本文图片
伴随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弦子乐开始展现新的活力 。
出水寨村民说道 , 晚间大家聚在一起跳弦子舞是村里主要的娱乐活动 , 共度欢乐时光 。 而出生于1946年的云南省级弦子舞传承人杨树良也对我们回忆道 , 弦子舞再次在田间地头活跃起来 , 离不开近几年物质生产力提升之后 , 人们文化生活需求的再次觉醒 。
保护非遗 , 让其处于良性的进化状态中 , 亦就意味着要最大程度地传承直至光大非遗的历史气息与人文蕴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 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