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卫健委: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超过100万家

中新网10月16日电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16日介绍,近年来,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在机构方面,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家,其中医院数量3.4万;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87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14.7%;住院诊疗人次达到2.7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30.4%。
中国新闻网|卫健委: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超过100万家
文章图片
资料图:民众在医院排队挂号。中新社采访人员 杨迪 摄
国家卫健委1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2019年国家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安全报告》,介绍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水平和医疗技术能力提升有关情况。
郭燕红介绍,医疗质量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国家卫健委持续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学科建设、技术能力以及医务人员队伍经受住了考验。为全面、客观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状况,国家卫健委连续5年发布年度《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结合2019年《报告》,郭燕红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卫健委的工作进展。
一是扩充优质医疗资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国家卫健委持续加强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十二五”“十三五”以来,国家财政累计投入近75亿元,支持1500余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不断扩充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此外,通过对口支援、组团式援疆援藏、远程医疗等工作提高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
二是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方面,从制度体系方面,颁布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明确工作机制。在组织体系方面,在国家层面我们建立了40余个国家级质控中心,以及1400余个省级质控中心,构成了组织管理体系;在规范体系方面,制定发布一系列临床诊疗指南、规范、标准、临床路径;在指标体系方面,从专业、病种、技术等层面制定质控指标,扩大质量监测范围。这些方面的工作应该说已经涵盖了像心血管、肿瘤、呼吸等主要临床专业以及麻醉、重症、护理等平台专业。
三是采用的大数据实时科学客观分析、反馈我国医疗质量水平,将信息化贯穿质控全过程。
四是连续5年编写发布《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从地域、机构、专业、病种、技术等多个维度对我国医疗质量安全水平进行客观、量化的分析和描述,这些指标可以与国际对标对表,同时也可以比较区域间、医疗机构间的质量水平和差异,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医疗质量明确方向和目标。同时也向社会传递我国医疗质量安全取得的成效。
郭燕红还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是医疗资源供给持续增加。在机构方面,2019年全国医疗机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万家,其中医院数量3.4万;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87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14.7%;住院诊疗人次达到2.7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30.4%。在部分专业层面,像儿科、产科等薄弱专业的力量明显增强。2019年每千名儿童医院的床位数2.2张,比2015年增加0.17张。三级公立综合医院产科床位使用率从2016年的98.2%下降至2018年的83.7%,所以产科床位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在重症领域,重症医学科床位占医院床位的比例从2014年的1.9%,上升到2018年的2.2%,增幅16.4%。在人力资源层面,2019年全国执业(助理)医师386.7万人,比2014年增加33.7%;全国注册护士总数2019年达到445万人,比2014年增长了近50%。
二是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高。2016年至2018年,反映医疗服务广度的DRGs组数,全国三级医院由535组提升至563组;反映医疗服务能力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值),三级医院由0.95上升至0.97。同时,2019年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为9.2天,比2014年下降1.5天,实现5年连续下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