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日报社|唤一声“阿婆桥”,好亲切!( 二 )


每一方土地都有厚重的历史 , 每一处地名都有人文的温度 。 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 , 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 。
“此次桥名征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精神 , 在传承创新中的一次共融 。”王建富说 , 向社会征集桥名这样的形式 , 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宣传 。 民众积极参与、互动 , 各抒己见来取名 , 无不表达出对城市建设的关心 , 对传统文化、城市精神的认知和认同 , 这也表明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 , 文化基因在不断传承 。 尤其是征集中个人观点相互碰撞 , 求同存异 , 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再传承 。
王建富认为 , 洗桥阿婆不仅代表着她一人 , 还代表着东海渔嫂群体、志愿服务群体 , 代表着关心家乡建设发展的热心市民等 , 我们也需要更多为社会做贡献的阿婆、阿姨、阿姐、阿哥、阿妹们 , 一代一代将美德善举传承下去 。
评论
锻造城市文明的地标
【作者】月湖
众所期待的“阿婆桥”正式揭牌了 。 这座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首次以当代普通百姓个人事迹为原型正式命名的桥 , 赫然成为城市文明的新地标 。 许多年后 , 后人或许会叫不出殷桂兰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 , 但必将永远记住这里曾经活跃着一位“洗桥阿婆”的身影 , 而她的凡人善举所代表的公益精神 , 正在这个城市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
一座城市 , 不能没有文明地标 。 否则 , 匆匆前行的人们很容易在钢筋水泥构筑的丛林中迷失方向 。 城市文明的地标 , 可以是苍松翠柏中的烈士纪念塔 , 可以是居民区里的一座古老牌坊 , 也可以是一座有故事的桥 。 这些文化地标 , 沟通了城市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使城市有了鲜活的历史和灵动的个性 , 也让广大市民有了共同的精神家园 。
去年年底 , 94岁高龄的“洗桥阿婆”殷桂兰离世 , 引发全城缅怀 。《舟山日报》敏锐地捕捉住了这一坊间热点 , 推出“洗桥阿婆”系列报道引导舆论并与民意积极互动 , 引起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 随后 , 遵从读者建议 , 舟山日报社、定海区委宣传部联合发起传承“洗桥阿婆”精神桥名征集活动 , “阿婆桥”在众多提名中最终胜出 , 成为象征公益精神的文明地标 。
锻造城市的文明地标 , 固然需要独到的创意、睿智的策划和精细的操作 , 但仅此却是远远不够的 。 因为 , 一处文明地标要经得起岁月的洗礼、记忆的淘汰而在人们的心中岿然不动 , 不能仰仗一时的感动 , 而非得有深厚的底蕴不可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锻造城市的文明地标看似没有机声隆隆 , 也无须筹集重金 , 但远比建起一幢标志性建筑更加工程浩大也更加价值不菲 。 全民互动 , 这是何等伟力?众望所归 , 这是何等天价?
“阿婆桥”能够成为舟山的文明地标 , 从本质上说是民众对“洗桥阿婆”身上所体现的公益精神和奉献情怀高度认同和极力推崇的结果 。 这 , 显然离不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现实背景 。 经过三年创城 , 城市变美了 , 人心也变美了 。 人们在欣喜地共享文明成果的同时 , 深切地感悟到积小善为大善的社会价值以及从我做起的现实意义 。“洗桥阿婆”殷桂兰 , 顺理成章地成为全城民众的偶像 , “阿婆桥”也就呼之欲出了 。 可以这样说 , “阿婆桥”也是创城中应运而生的精神文明成果 。
一处城市文明地标的建成 , 必将潜移默化地起到凝聚共识、引导行为的深远作用 。“阿婆桥”揭牌通车之时 , 正值创城继往开来之际 , 冥冥之中又多了层象征意义 。 以创城为契机 , 向文明不止步 ,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走过路过“阿婆桥”的人们 , 理当有所思、有所悟 , 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步伐 。
舟山日报社|唤一声“阿婆桥”,好亲切!
本文插图

舟山日报社|唤一声“阿婆桥”,好亲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