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才华不输李清照,一生却凄凉无比

去年元夜时 , 花市灯如昼 。
月上柳梢头 , 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 , 月与灯依旧 。
不见去年人 , 泪湿春衫袖 。
许多人知道朱淑真的名字 , 恐怕都是因着这首名叫《生查子·元夕》的小词(一说此词的作者是欧阳修) 。
【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才华不输李清照,一生却凄凉无比】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才华不输李清照,一生却凄凉无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是一首相思词 , 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 , 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 。
去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 , 花市的灯光衬得那黑夜亮如白昼 。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 , 他约着我在黄昏后相会 , 彼此共诉衷肠 。
今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 , 灯光还是那样地明亮 , 月光还是那样地温柔 。可是去年约着我在黄昏后相见的情人 , 又在哪里呢?不知不觉间泪珠儿已打湿了衣袖 。
平淡素朴的语言 , 却有着咀嚼不尽的悠长韵味 , 那种旧情难续、人事全非的感伤 , 似要透过薄薄的书页 , 一点一点 , 浸上读者的心头 。
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才华不输李清照,一生却凄凉无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网络上搜索朱淑真的词条 , 这样写着:
朱淑真 , 一作朱淑珍、朱淑贞 , 号幽栖居士 , 祖籍安徽歙州 , 或说她是浙江钱塘人 , 或说是浙中海宁人 。
生于宋代 , 却无法确知是北宋还是南宋 。又有的说 , 她生于仕宦家庭 , 家境优裕 , 从小博通经史 , 能文善画 , 有才女之称 。
后来她被父母许给一个小官吏(有说是街头混混 , 有说是一个士人) , 那人只知钻营谋利 , 不思上进 , 甚至公然携妓归家 , 对她非打即骂 。
总之是不幸的婚姻 。再后来 , 她不堪受辱 , 与丈夫分离 。终于遇见良人 , 却又遭逢战火 , 两地断绝 。
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才华不输李清照,一生却凄凉无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她只得孤身一人回到浙江钱塘娘家 , 在父母的冷眼、旁人的讥讽、无数个日与夜的寂寞孤苦中 , 了却余生 。
独行独坐 , 独唱独酬还独卧 。
伫立伤神 , 无奈轻寒著摸人 。
此情谁见 , 泪洗残妆无一半 。
愁病相仍 , 剔尽寒灯梦不成 。
一首《减字木兰花·春怨》 , 看得人满目愁苦 , 满心茕茕而立的孤寂 。
在她死后 , 父母责怪她败坏了门楣 , 将她写下的词作付之一炬 , 今之流传 , 百不存一 。
从姓名到籍贯再到生平经历 , 一切都是模糊难明的 , 恍恍惚惚如缥缈的烟云 , 而这 , 就是朱淑真的一生 。
可明明在历史的粼粼波光里 , 她曾留下那样惊艳的一泓倒影 。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二》里盛赞:“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 , 然规模唐、五代 , 不失分寸” 。
后世更将朱淑真与千古第一女词人李清照比肩 , 并为“词坛双壁” 。
若不是有人刻意求索 , 将劫后余篇编纂成了《断肠词》、《断肠诗集》传世 , 朱淑真或许会就这般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 , 只鳞片爪的痕迹都觅不到 。
而这 , 原本就是中国古代千千万万女性的宿命 。
朱淑真|“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她才华不输李清照,一生却凄凉无比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私心里对唐朝总是偏爱一些 , 不止是为着那万国来朝的煌煌气象 , 也不止是为着那灿若星子的锦绣诗篇 , 更为着那是一个罕有的对女性施以包容的时代 。
在唐朝 , 女子可以自由恋爱 , 可以去大胆地追求爱情 , 甚至可以离婚改嫁 , 而不必在三纲五常的重重束缚里 , 被戕害了一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