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互联网|《华为人才管理之道》:华为是如何以奋斗者为本的( 三 )
所以华为对于人才敢于给机会 , 也能够提供最好的支持 , 这就是他们人才“倍”出的秘诀了 。
本文插图
用人之道
华为公司人才济济自不用说 , 但是这么十几万高素质的人才 , 华为是如何让他们同心协力 , 共创事业的呢?
也许可以从华为公司用人之道看出来 。 说用人之前 , 先要说一下华为是怎么找人的 。 找人的原则是什么呢?
其实就一条 , 找最优秀的人 。
从近年清华北大硕博毕业生的去向来看 , 华为都是最大雇主 。 甚至在华为之后排名二、三、四的公司所招到的清北毕业生数之和 , 才勉强与华为一家相当 。
毫无疑问 , 顶尖的优秀人才本身就意味着聪明、自律、思维活跃 。 那么 , 这么多一流人才进来了 , 就要想好怎么把他们留下来 。
华为的办法就是给人才以压力 。 这意味着 , 人才在工作中并不会总是处于游刃有余的状态 , 他们会在压力之下不断地学习并成长 。 而且这也有助于人才们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 , 不会说谁觉得自己能力特别突出 , 就单打独斗去了 。
这就是任正非说 , 允许有英雄主义 , 但要先有集体主义的根源所在 。
末位淘汰制 , 是华为公司被外界争议较多的一个管理措施 。 初看起来 , 它似乎有些残忍 , 因为在其他公司 , 可能大家都习惯了完成老板制定的目标 , 就皆大欢喜 。 被淘汰者有时候并不是能力不够 , 只是不如其他人那么优秀吧 。
可是任正非仍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 在他看来 , 要让人才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 , 就一定要让他们有紧迫感 。 不能说刚开始奋斗几年 , 到后面位子坐稳了就懈怠了 , 那公司就会逐渐趋于阶层固化 , 组织一旦丧失了活力就危险了 。
华为对于人才的使用 , 还有一个打破常规之处就在于 , 建立人才循环流动机制 , 被称为“之”字形成长 。 简单说 , 就是人才不会在一个岗位上固定多年不变 , 而是成长到一定阶段以后 , 公司会将他平行调动到其他岗位上 。
这种调动有可能是跨业务、跨职能的 。 这就需要人才有极强的学习、应变能力 。 所以 , “之”字形成长对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 往往不会在基层员工中普遍施行 , 而是用于培养高管或者综合型技术专家 。
最后 , 当然还是要谈钱 。 其实对于人才来说 , 谈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 有能力谁会不想多挣点呢 。 而华为在业界虽然以工作辛苦著称 , 但给钱到位也同样为人津津乐道 。
任正非就一直笃信财散人聚的道理 , 所以华为员工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标准 , 一直都是业界顶级水准的 。 对于人才来说 , 在华为工作虽然并不轻松 , 但除了获得宝贵的成长机会 , 还有远高于同行的收入 , 何乐而不为呢?
本文插图
结语
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 , 几乎没有什么特别顺利的时候 , 总是一次危机之后伴随着一次跨越式的发展 。 最开始是为了生存 , 跟产品死磕;到后来是为了市场 , 跟海外巨头正面对撞;当取得了市场领先地位时 , 要面对的又是美国霸权 。
如果下一个简单的结论 , 我们可以说 , 那是因为华为有那么多顶尖的优秀人才 , 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吧 。 可是拥有更多优秀人才的大公司 , 走向衰落灭亡的也比比皆是 , 显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
我想 , 还真就如任正非自己所说 , 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 , 对人才的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吧 。
本文插图
推荐阅读
- 鼎点传媒|智能锁行业面临洗牌,谁能成为乱局中的“剩”者
- 行业互联网,科创板|中一签大赚10万?本周打新千万别错过这一家
- 行业互联网|1.5亿元重奖50位青年科学家!可做科研也可还房贷
- 行业互联网|理光发布全新RICOH M C2000,打造恰到好处的新精彩
- 行业互联网|深圳第22届高交会闭幕:一大批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 |互联网反垄断能成功吗?
- 行业互联网|2020十大新兴技术揭晓!每一项都可能颠覆我们的生活
- 行业互联网|英国运输技术论坛发布网络安全标准和指南摘要
- 标杆学习|走进北京小米新总部参观考察-对标小米互联网思维与生态链创新
- IPv|专家:IPv6蕴藏机遇多,是支撑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