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早读课|光鲜外表到底欺骗了谁,揭露海外TikTok“公子名媛”包装工厂

最近 , 因为一篇爆文《我潜伏上海“名媛”群 , 做了半个月名媛观察者》 , 魔都名媛精致日常背后的拼单现实浮出水面 。
大家发现 , 名媛们纸醉金迷、高不可攀的日常分享 , 不过是费尽心机打造的假象 。 有网友甚至戏称这一现象为高级版“拼多多” 。
其实 , 社交媒体上“以假乱真”的故事从来都不罕见 。 那么在这场表演之下 , 有着怎样的心理、经济、社会原因?我们不妨看看海外TikTok的的“公子名媛”的造富工厂 。
小提琴缓缓奏出的卢伊吉·博凯里尼(LuigiBoccherini)的小步舞曲 , 琴声流溢中 , 一位衣着时髦 , 发型精致的青年正对着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频频拍照:水晶吊灯 , 兰博基尼 , 室内泳池 。
欢迎进入TikTok上标签为#richboycheck#的富人世界 , 在这里 , 有钱的公子哥们可以大肆炫富 , 他们秀出成堆的现金 , 劳力士 , 还有堆满名牌运动鞋的墙壁 。 (也有新潮流:讽刺性地在纸上写“GUCCI” , 然后贴到卫衣上 。 )
对于他们 , 有人嘲笑 , 有人当傻子 , 也有人崇拜 。 不论怎样 , 人们对网络世界的暴发户们都有一种特殊的迷恋——这些暴发户通常是Ins或油管上的年轻人 , 他们带你走进他们的豪宅内部 , 让你领略他们的衣橱 。
如果你以为 , 这些公子名媛让你得以见识除了你自己卧室和邻居以外的世界 , 那你就错了 , 因为你看到的 , 只是一个精心包装过的世界 。
01
像卡戴珊一样是什么感觉
纽约大学开展的一个名为Inequaligram的项目研究了2014年在曼哈顿共享的750万个Instagram帖子 , 得出的结论是 , 发帖炫富的人远比真正的富人多 , 这些发帖的人里 , 有的其实生活在城市较贫困的地带 。
围绕着“网红”们兜售的影响力 , 数十亿美元的产业已经建立 。 这些网红表面上看起来总是独自一人坐拥无数财富 , 而他们的粉丝从未在现实生活中见过他们 。
这些人作假背后的原因不难想象——如果每个人在网上展现的都是最好的自己 , 那为何不更进一步 , 展现那个你更希望成为的那个你自己呢?花个几百块钱 , 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 感受像卡戴珊一样是什么感觉 。 如果能拍照 , 那感受时间就更久了 。
对于想走捷径的人来说 , “以假乱真”的理念 , 一方面带来的是繁琐的P图工作 , 还有短期租赁的奢侈品、服务和场地 , 另一方面 , 甚至会导致不安全感、自恋情结和易上当受骗(陷入传销或刑事欺诈) 。
但是 , 深入了解炫富文化 , 有更多东西值得思考 。 无论动机如何 , 人们都在推销某个版本的自己 。 摆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祭坛上的一个个大牌 , 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渴望——至少 , 反映了他们对成功的看法 。
社交媒体是游乐园的镜子长廊 , 镜中一望无际的曼哈顿中城正流光溢彩 , 扭曲的人们在里面伸展膨胀变形的自己 。 一不小心 , 可能就会迷失其中 , 找不到出口 。
“背后的逻辑?兄弟 , “以假乱真” , 这没开玩笑 , 出于某些原因 , 它就是起作用 。 ”
这是油管用户ChristianAdamG在去年春天进行一次社交实验后得出的结论 。 他通过p图在ins上冒充有钱人——把自己p在私人飞机上 , 豪华轿车里 , 明星旁边——仅仅一周后 , 就吸引了好几千粉丝 。 他记录这项实验的视频播放量达560万余次 。
互联网早读课|光鲜外表到底欺骗了谁,揭露海外TikTok“公子名媛”包装工厂
文章图片
02
人们希望被娱乐 , 而不是被教育
关于如何让人们看起来有钱 , 网络上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 油管上有很多相关指南 , 它们会分享各种技巧 , 例如一位名为“财富学校”的油管用户发布的视频:“10种在预算内看起来贵气的方法”(观看次数达150万) 。 这些指南里 , 大多数都不需要很高的P图技巧 , 只要胆子大就可以 。 例如 , 去参观开放式房屋 , 这样看起来就好像住在豪宅一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