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饰录解说|《髹饰录解说》前言|王世襄先生撰写

声明:以下内容单纯为音频提供文稿 , 由“成盐漆作”根据原文修改文字后再次排版编写 。
髹饰录解说|《髹饰录解说》前言|王世襄先生撰写
本文图片

王世襄先生 , 号畅安 , 汉族 , 祖籍福建福州 , 1914年5月25日生于北京 。 是学者文物鉴赏家 。 他的研究范围广泛 , 涉及书画、家具、髹漆、竹刻、民间游艺、音乐等多方面 。 他的研究见解独到、深刻 , 研究成果惠及海内外 。 《王世襄集》收入包括《明式家具研究》、《髹饰录解说》《中国古代漆器》、《竹刻艺术》、《说葫芦》《明代鸽经清宫鸽谱》、《蟋蟀谱集成》、《中国画论研究》《锦灰堆:王世襄自选集》(合编本)、《自珍集:俪松居长物志》共十部作品 , 堪称其各方面研究的代表之作 。 今天我们所播讲的《髹饰录·解说》这本书正是他在大量的研究实践下所得之作 。
髹饰录解说|《髹饰录解说》前言|王世襄先生撰写
本文图片

《髹饰录》这本书 , 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工专著 , 但三四百年来只有一部抄本保存在日本 。 直到1927年才经朱启钤先生刊刻行世 。 关于它的流传及出版经过 , 见朱启钤先生的《髹饰录弁言》 。
漆器制造和漆工艺术是中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诸国 , 长期以来在相互交流影响下共同发展起来的 。
由于漆器坚实轻便 , 耐热耐酸 , 抗潮防腐 , 又可施加花纹装饰 , 故具备实用、经济、美观等特点 。 它种类繁多 , 用途甚广 , 在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 。
我国用漆有悠久历史 , 其始远在原始社会时期 。 殷商遗址多次发现有描绘乃至雕嵌的漆器残件 。 在此之前 , 肯定还经历了一个发展时期 。 几千年来 , 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漆工经验 , 并曾加以总结 。 第一部见于著录的专书是五代朱遵度的《漆经》 , 可惜早已失传 。 现在能看到的古代专著 , 明黄成的《髹饰录》要算是仅存的一部了 。 “髹饰”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 古代用漆漆物 , 曰“髹” ,“饰”有文饰之意 。 前人或言漆工 , 或言漆器 , 常用这两个字来概括 。 故书名《髹饰录》 , 即“关于漆工及漆器的记录”而已 。
黄成 , 号大成 , 新安平沙人 , 是隆庆前后(1567-1572年)的一位名漆工 。 他的著作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 , 较全面地叙述了有关髹饰的各个方面 。 此书在天启五年( 1625年)又经嘉兴西塘的杨明(号清仲)为它逐条加注 , 并撰写了序言 。 西塘又名斜塘 , 是元、明两朝制漆名家彭君宝、张成、杨茂、张德刚的家乡 。 杨明可能是杨茂的后裔 , 也精通漆工技法 。 《髹饰录》经过杨明的注释 , 内容就更加翔实了 。
《髹饰录》分乾、坤两集,共十八章 , 一百八十六条 。 内容分两大类:第一、第二、第十七、第十八等章讲制造方法;第三章至第十六章讲漆器的分类及各类中的不同品种 。 有时也因叙述品种而涉及它们的做法 。
我们去博物馆或工艺美术展览参观漆器 , 品种纷呈 , 文饰夺目 , 往往使人赞叹不已 。 进而再读一读《髹饰录》 , 会发现一般博物馆及展览会所陈列的 , 还只不过是传统品种的一小部分 。 这就更加认识到我国传统漆器丰富多彩到何等程度 。
研究明代漆工艺 , 《髹饰录》的重要性是无可比拟的 , 就是探索更早的漆工史 , 也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 例如关于剔红 , 黄成说:“唐制多印板刻平锦朱色 , 雕法古拙可赏;复有陷地黄锦者 。 宋元之制 , 藏锋清楚 , 隐起圆滑 , 纤细精致 。 ”杨明也说唐代的剔红“刀法快利 , 非后人所能及 , 陷地黄锦者 , 其锦多似细钩云 , 与宋元以来之剔法大异也” 。
由于唐代剔红现在还缺少实例 , 两家的描述就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 又如螺钿条中讲到“壳片古者厚而今者渐薄也” 。 我们取唐代嵌螺钿漆背镜和明代的螺钿器相比 , 壳片厚薄的变化十分显著 。 又由于近年的考古发掘填补了元代薄螺钿的空白 , 更加证实了杨明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
《髹饰录》为继承传统漆工艺 , 推陈出新 , 提供了宝贵材料 , 杨明的注释又进一步解释了每一忌病的原因 。 这样就使人明白哪一种做法容易发生哪一种毛病 , 各种漆器不问最后文饰如何 , 都必须经过这几道工序 。 这些都是漆工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 也是继承传统应当重视的法则 。
书里用了更多的篇幅叙述各种漆器的形态和做法 , 这些材料更为宝贵 。 我国目前正在生产或尚能生产的漆器究竟有多少种 , 虽有待作全面的调查才能知道 , 但近年的工艺展览和报刊画册 , 也大体上反映了现有品种 。 我们如果与《髹饰录》对比一下 , 就会得出传统品种未见制造的为数尚多这样一个结论 。 这并不是说凡是古代有过的品种今天要无批判地一一继承 , 但其中确有不少应当恢复继承的好品种 , 而其工艺技法 , 需要下一番探索工夫才能搞清楚并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 根据本书的描述进行挖掘试制 , 若干已经中断或久已失传的品种是可以获得新生的 。 一旦弄清了传统技法之后 , 在设计上和制作上加以改进或变革 , 就可以制造出更能适合今天人民生活需要的新产品来 。
另一方面 , 由于《髹饰录》讲到不同品种的相互结合 , 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漆工的变化规律 , 使髹饰工艺呈现出新的面貌 。 即以现代的漆画来说 , 就是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描漆、填漆等做法上发展出来的 , 综合之巧 , 变化之多 , 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漆器 。 但它还需要吸收、融会更多的技法来丰富它的表现力 , 使它更适合描绘新题材、新内容 。 《髹饰录》正是在这方面含蕴着大量的、宝贵的漆工材料 , 等待我们去寻绎、研究和应用 。
书里讲到的漆器品种虽甚繁多 , 但阅读起来并不觉得庞杂纷乱 , 相反地却不难得到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 。 这不能不归功于黄成的分类 。 本书是按漆器的特征来分门别类的 。 每门中各个品种的先后排列也体现了一定的逻辑性 。 这样就使人容易理解漆工的整个体系 , 可以由纲及目地找到所属的各个品种 。 仅仅这一比较合理的分类 , 黄成已为漆工研究者开辟了方便的途径 。
【髹饰录解说|《髹饰录解说》前言|王世襄先生撰写】《髹饰录》中许多术语也是值得学习使用的 。 在领会了其涵义之后 , 用来描写漆器的形态 , 叙述制造的过程等 , 觉得准确明了 , 有许多便利之处 。 价值除上述几点价值之外 , 它还强调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反对粗制滥造 , 违反操作规程;反对造假古董 , 用以牟利欺人 。 如仿古器 , 有款可以照摹 , 但应另加一款 , 注明“某姓名仿造” 。 这些严格要求自己 , 重视质量 , 实事求是 , 一丝不苟的精神 , 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至于黄成的本文和杨明的注文每条都不长 , 可能是因为新安、嘉兴都是当时髹漆之乡 , 许多工具和方法是一般留心工艺的人 , 尤其是漆工所熟悉的 , 所以他们认为没有详细描述的必要 。 到了今天 , 几百年前使用的方法、工具和原料 , 有的已经改变 , 有的已经失传 , 我们希望从这部书中获得完整详尽的纪录 , 自然很难得到满足了 。
书中讲到漆工史料 , 有的并不符合事实 。 如杨明认为施加戗划花纹的宋、元金银胎漆器是戗金、戗银漆器的起源 , 显然把时代定得太晚了 。 这是因为他不具备现在的条件 , 不可能看到大量的考古发掘成果的缘故 。
黄成讲到的漆器品种虽然已经很多 , 再经杨明的补充就更加完备 , 但也还是有没被提到的 。 它们之所以未被提到 , 或许由于明代尚未流行 , 或许由于杨明所谓的“文质不适者 , 阴阳失位者 , 各色不应者 , 都不载焉” 。 不过也确实有被遗漏掉的 。 例如“棬榡”条里讲各种材料做的胎骨 , 却漏掉了皮胎 。 其实春秋战国时已用皮革上漆做甲和盾 , 此后各代都用革来做马鞍、箱、匣、盘、盒等多种漆器的胎骨 。 又如黑漆地通身嵌螺钿屑 , 明代有这种做法的实物 。 倘依由简而繁、先质后文的次序 , 在“螺钿”条中应该较早讲到 , 而黄、杨两位都未将它作为一个独自存在的品种 。 当然《髹饰录》即使有所遗漏 , 也不能算是什么缺点 , 这里只是顺便指出《髹饰录》并没有也不可能把漆器制法完全囊括无遗 。
《髹饰录》是承朱启钤先生的面授才知道有这样一本书的 , 解说的编写也得自他的启示 。 初稿始于1949年冬 , 时作时辍 , 到1958年秋才写成 。
以上是王世襄先生在1979年5月的时候 , 为《髹饰录解说》这本书写的前言 。 感谢王世襄先生对漆艺事业做出的贡献 。 我们将在接下去的时间里不断把这本书以声音的形式带给大家 。 感谢您的收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