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上的“深圳里程碑”( 二 )

发行新中国第一只股票 , 建立新中国第一个出口工业区……40年间 , 深圳创出约一千个“国内第一” 。 2019年 , 深圳人均GDP接近3万美元 。


复兴之路上的“深圳里程碑”

----复兴之路上的“深圳里程碑”//----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 使深圳成为全球一流的投资地 。 从1981年发出第一张外资企业营业执照至今 , 深圳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9万家 , 累计吸收合同外资近3000亿美元 。

1996年 , 美国最大连锁超市沃尔玛在中国开设首家山姆会员店 , 地点选在了深圳福田区 。 2008年开始 , 这家旗舰示范店一直是全球单店销售冠军 。

“难以为继”下的破局者

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 。

随着2001年中国入世 , 国家给予深圳等经济特区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逐步取消 , “特区不特”的忧虑开始弥漫 。 同时 , 深圳还日益面临土地、人口、资源、环境等“四个难以为继”的阵痛 。

面对新问题、新挑战 , 深圳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担当和勇气 , 开启“二次创业” 。

改革创新 , 向产业链上游攀升 , 成为深圳转型发展的破局之道 。


复兴之路上的“深圳里程碑”

----复兴之路上的“深圳里程碑”//----

深圳果断选择电子信息产业为新的突破方向 , 告别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的低端制造业 。 同时 , 深圳加紧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

凭借自主创新 , 深圳实现了以高新技术为支柱的新产业格局 , 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 平均每天就有逾70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在深圳逐梦已历25个春秋 。 从生产电池 , 到制造电动车 , 再到推出“云轨” , 比亚迪的“基因”一直表达着改革创新 。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 。 ”王传福说 , “没有创新 , 就没有今天的比亚迪 。 ”

从经济体制起步 , 深圳的改革领域不断扩大 。 从大部制改革 , 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 再到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 深圳不断突破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资源瓶颈 , 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新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