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设定|拼酒店、拼下午茶算什么,还有拼奥巴马的,真相原来如此!


人物设定|拼酒店、拼下午茶算什么,还有拼奥巴马的,真相原来如此!
文章图片
人物设定|拼酒店、拼下午茶算什么,还有拼奥巴马的,真相原来如此!
文章图片
人物设定|拼酒店、拼下午茶算什么,还有拼奥巴马的,真相原来如此!
文章图片
人物设定|拼酒店、拼下午茶算什么,还有拼奥巴马的,真相原来如此!
一篇名为《我潜伏上海“名媛”群 , 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的文章在朋友圈刷屏 。 随后 , 这个话题在各个社交媒体刷屏 , 引来全民围观 。
按照文章的描述 , 这些所谓的“名媛” , 先需要提交10万的资产证明 , 然后交500入群费 , 为了结交富贵 , 打造人设 , 她们40个人拼单一间宝格丽酒店;15个人在丽思卡尔顿拼单一间房间 , 每人只需200元 , 就能假装住上每晚3000的顶级酒店;还有6个人拼单丽思卡尔顿双人下午茶 , 每人85就能假装享用魔都顶级下午茶;甚至还能接受群里姐妹穿了两天的二手Gucci丝袜 。
【人物设定|拼酒店、拼下午茶算什么,还有拼奥巴马的,真相原来如此!】
初读这篇文章 , 会让人觉得 , 原来朋友圈中看起来这么高大上的有钱小姐姐 , 结果背后却这么寒酸 , 顿时让人心生鄙夷 。 不过 , 过于戏剧性 , 往往意味着是虚构的 。
比如 , 群名自称“上海名媛” , 这既高调又招黑的名字 , 会找来不必要的风险 , 但对那篇文章的读者来说 , 却非常吸引人 。 至于酒店 , 五星级酒店带人进去倒是肯定可以的 , 不然客人就不是住酒店 , 而是住监狱了 , 但电梯现在一般都要刷房卡 , 来来往往40、50个人 , 很难不被发现 。 上海丽思卡尔顿和宝格丽酒店也回复媒体称并未发现“拼单”情况 。
而且 , 文章中的聊天截图 , 信息高度密集 , 很像是为了在少量几个截图中 , 尽量呈现更多的内容而高密度聊天 。 还有一个细节是 , 所有的聊天对话 , 都以空格代替标点 , 不可能所有人都用同一个习惯 , 很可能是同一个人在生成聊天记录的软件中 , 杜撰的对话 。 所以 , 这篇文章的真实性存疑 。
这样拼单 , 无非为了在社交媒体中发布 , 这种打造人设 , 其实 , 也算一种生存法则 。
卡尼曼著名的《快与慢》中 , 作者告诉我们 , 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 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直觉性的判断 , 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 , 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 , 但却容易被虚假蒙蔽 。
有意识的“系统2” , 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 并作出决定 , 它比较慢 , 不容易出错 , 但人很懒惰 , 经常走捷径 , 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
这就意味着 , 人判断另一个人时 , 往往不是理性的 , 而是直觉的、第一印象的 。 人的行为 , 并非都是理性的 , 大多数时候 , 是凭一个人的“气味”直觉性的来判断对方、来与对方相处 。
前不久的韩国影片《寄生虫》中说了一个词:“穷人的气道” 。 在贫富分化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之下 , 气味 , 对于中国人则更加重要 。 朋友圈造人设 , 就是为了消除这种气味 , 再加上富人的气味 。
有着强者气味的人 , 可以拥有“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 强者并不需要付出 , 就能得到很多资源——那怕他仅仅是装出的强者 。 这里的资源 , 大可以到合作机会、工作机会;小可以到朋友圈的点赞 , 群里的帮腔 , 某张优惠券 。 所以 , 朋友圈人设现象的背后 , 是社会的虚荣、阶层分化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弱肉强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