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姜子牙:走自己的路,下一盘灭商大棋( 二 )

  韬光养晦 , 断狱虞芮

  回朝后 , 姬昌询问姜尚 , “为天下若何” , 如何才能夺取天下和治理国家?姜尚胜算在握 , 逐一向姬昌和盘托出胸中谋略 。

  姜尚指出 , 商朝“草茅胜谷”“众曲胜直”“暴虐残贼 , 败法乱刑” , 亡国之象尽现 , 周代商是大势所趋 , 建议姬昌顺应天命 , 坚定决心 , 立足于“道”和“义”夺取天下 。 姬昌表示 , “允则 , 敢不受天之诏命乎” 。

  在帮助姬昌明确灭商战略目标的同时 , 姜尚劝姬昌要清醒认识到商周实力差距 , 继续韬光养晦 。 尽管经过几代人的经营 , 周国已经崛起为西方最大的势力 , 但仍不足以与商朝全面抗衡 。 商仍然是“大邑商” , 周依旧是“小邦周” 。 建国数百年的商朝根深叶茂、地盘广大 , 而且控制着豫西和晋南等周国东进的必经之地 , 于整体态势上对周国形成压倒性优势 。 在敌强我弱、“商周之不敌”的客观事实面前 , 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切 。

  姜尚告诫姬昌 , “天道无殃 , 不可以先唱;人道无灾 , 不可以先谋” , 建议姬昌恭顺事商 , 麻痹纣王 。 姬昌心领神会 , 在周原建造商朝宗庙 , 供奉商朝列祖列宗 , 按时恭敬祭祀;主动进攻背叛商朝的诸侯 , 做出替商朝清理门户的姿态;在周原大兴土木 , 广纳美女 , 宴饮观舞 , 装作腐化享乐、胸无大志 。 姬昌的这一系列举动 , 成功麻痹了商朝 。 纣王得出“西伯改过易行 , 吾无忧矣”的结论 , 还赐给姬昌专门负责西方征伐事务的大权 。

  随着纣王将注意力转向东方 , 全力对付东夷部落 , 周国外部压力大为减轻 , 获得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 姜尚趁势建议姬昌“阴谋行善修德以倾商政” 。 对内 , 推行善政 , 改善民生 , 搜罗人才;对外 , 姜尚劝姬昌把周国的洛西之地献于纣王 , 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 , 树立敢为天下人请命的形象 , 从而扩大在诸侯中的影响力 , 并结交同盟 , 分化瓦解商朝的属国 。 姜尚纵横捭阖的通盘外交战略中 , 最具有政治意义的就是“断虞、芮之讼” 。

  据《史记》《毛诗正义》等记载 , “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 , 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一带)、芮国(今山西省芮城县西部一带)“相与争田” , 发生领土纠纷 , “久而不平” , 两国国君就“相与朝周” 。

  虞、芮国君刚进入周国地界 , 就见“耕者让畔 , 行者让路” , 农夫互相让田 , 行人互相让路;走到周国国都 , 见“男女异路 , 斑白不提挈” , 男女老少都互相谦让;进入周国朝堂 , 见“士让为大夫 , 大夫让为卿” , 士让大夫先走 , 大夫让卿先行 。

  虞、芮国君见此 , 还没见姬昌和姜尚的面 , 就“皆惭” , 长叹一声 , “吾所争 , 周人所耻 , 何往为 , 只取辱耳” , 还表示“我等小人 , 不可以履君子之庭” , 赶紧回吧 , 别让我们的脚脏了周国谦谦君子之国的地 。

  回去后 , 虞、芮“乃相让 , 以其所争田为间田而退” , 把有争议的土地划为缓冲地 。 各诸侯国听闻此事 , 纷纷表示 , “西伯盖受命之君” , 不久“天下闻之而归者四十余国” 。 娱乐新闻

  虞、芮作为商朝的属国 , 发生纷争不去找商王调停 , 而是请求周国裁决 , 说明周已经开始取代商成为一些小国的实际宗主国 。 周人将此年称之为“受命之年” , 姬昌随之称王 , 是为文王 , 并追尊古公亶父为太王 , 季历为王季 。 宋代学者吕祖谦评论道 , “文王听虞芮之讼而商道始衰” , 这就是“文王阴行善 , 诸侯皆来决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