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 二 )


首次进入帝王陵的郭沫若十分兴奋 , 却忽略了对这些文物的保护工作 , 让众多考古人员赶紧将这些珍贵文物搬回博物馆 , 人来人往间 , 考古现场变得异常混乱 。
定陵二、无数文物毁坏 郭沫若身背骂名
【郭沫若|郭沫若,挖了多少帝王陵?】结果 , 墓陵中很多名贵字画一接触到氧气和阳光 , 就开始发黑腐烂 , 最终成为一堆粉末 , 郭沫若发现时已经为时已晚 。
在定陵出土的3000多件历史文物中 , 大都是一些金石玉器 , 珍贵字画寥寥无几 。 很多丝织品也是因为一接触到氧气就腐烂了 , 万幸的是万历皇帝身上的那件龙袍没有腐烂 , 得以完整保存 。
可以想象的是 , 当时的考古现场一定十分混乱 , 没有章法可言 。 最后 , 甚至连万历皇帝的大金丝楠木棺材都在混乱之中被丢弃了 , 令人惋惜不已 。
消息传回中央 , 无数考古学家痛心不已 , 对郭沫若大批痛批 , 而郭沫若此次贸然挖掘定陵也造就了中国考古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事件 , 郭沫若也因此直至今日还背负着骂名 。
此次悲剧过后 , 郭沫若仍旧想要推进帝王陵考古工作的进行 , 想要对武则天的乾陵进行挖掘 。 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 她的陵墓一定隐藏着诸多历史秘密 , 而身为文人的郭沫若知道 , 武则天的陵墓中最珍贵的就是《兰亭集序》真迹 。
乾陵这一次的考古界所有考古学家极力反对 , 党中央也通过定陵悲剧事件 , 意识到现如今的技术不能有效的保护文物 。 于是便下发了一个全国性的通知 , 禁止国家所有部门和个人私自挖掘破坏帝王陵墓 。
郭沫若的愿望最终落空 , 他还因此专门到乾陵附近考察后作了一首诗:“待到幽宫重启日 , 延期翻案续新篇” , 可见郭沫若十分不甘心 。
《兰亭集序》三、郭沫若既是罪人 也是先驱者
身背骂名一直至今的郭沫若到底挖了多少帝王陵呢?实际上只有万历皇帝的定陵一个 。 郭沫若一手造成的定陵挖掘悲剧 , 让国家开始重视帝王陵的保护工作 。
建国之初的郭沫若对考古挖掘有着很强烈的欲望 , 究其目的 , 笔者认为是公心大于私心 。
历史上的每一个陵墓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 帝王陵墓尤其更甚 , 挖掘陵墓对研究历朝历代的历史 , 揭开历史谜团有着很重大的作用 , 正是因为这一原因 , 郭沫若才对挖掘帝王陵有着如此大的执念 。
郭沫若挖掘万历皇帝的陵墓虽然造就了考古悲剧 , 但是也解开了一个谜题 , 专家们通过尸骨复原 , 发现万历皇帝的两条腿明显长短不一 , 身有残疾 。 此次发现也揭开了万历皇帝三十年不理朝政的真正原因是身体原因 , 并不是因为和大臣们怄气 。
而于私则是郭沫若作为一个文人 , 自然是对历史典籍有着很浓重的兴趣 , 想要一睹古代典籍的真容 , 一睹历朝历代皇帝的风采 。
郭沫若几十年来一直身负骂名 , 他好像成为了在历史研究方面一事无成 , 只会破坏文物的大恶人 。 实际上 , 郭沫若对我国的考古事业的贡献是不可抹去的 , 郭沫若对甲骨文的研究是当时国内之最 , 他的诸多考古研究著作也是我国文物研究学界不可多得的瑰宝 。
郭沫若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 , 他的本职工作就是通过陵墓进行历史研究 , 定陵悲剧之后 , 国家禁止挖掘帝王陵 , 但是他没有就此停下自己的研究脚步 , 余生都致力于我国的考古挖掘工作 。
1968年 , 已经70多岁的郭沫若组织了河北满城汉墓挖掘;1970年 , 郭沫若还组织了成都凤凰山明墓的挖掘;1972年 , 他又组织了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挖掘 。
河北满城汉墓年岁渐高 , 站都站不稳的郭沫若每一次挖掘都亲临现场 , 提醒工作人员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 可以说 , 郭沫若既是中国考古学界眼中的罪人 , 也是中国考古工作的伟大先驱者 。
即使再大的贡献也不能抹去郭沫若挖掘帝王陵的悲剧 , 如何正确挖掘并正确保护历史文物仍旧是一个难题 。 如今我国还有很多帝王陵深埋地底 , 无人探寻 ,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宝 , 同时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