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一直时不时哒哒响,感觉有东西在里面是啥情况

我是在默读以及说话时会哒哒响,发声的位置大概在鼻咽部后方,应该是咽鼓管咽口的位置。而且这种响声我还可以自己控制肌肉来触发。3个月了,非常烦扰影响学习工作…
新——————————2020.6.29更新
答主已痊愈。
最近提问的病友依旧很多,大部分我都在评论区进行了解答。考虑到没有实操过的病友可能对本文提及的几个恢复方法印象性不够,或者很多病友急于立刻求得简单的恢复方法而不愿意看长篇幅的答题分析,故在此特地按照类别和重要程度来重新地简要归纳治疗方法(如需了解更多解释,请看完全文):
生活习惯类:★★★★★坚决晚上11点前睡着,假设入睡时间为30分钟,则需要在10点半前就上床(这一点极其重要,咽鼓管功能障碍类疾病或者耳类疾病在劳累或熬夜后有明显的症状反复和相关肌肉异常兴奋倾向)。★★★★有机会则尽可能辅助锻炼运动,结合早睡,是恢复和调理亚健康身体状况的最好方法。★★★★尽可能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愉悦。技术治疗类:★★★★★坚决杜绝主动地进行弹响触发!!!这个病症与肌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或者肌肉记忆有关,许多患者都有每天主动去活动肌肉进行触发和检测症状是否改善的习惯。而根据各方病友经验,主动触发会极大的造成病症继续恶化,但对于伴随正常生活行为(例如正常说话)而被动出现的弹响顺其自然即可;痊愈的病友无不都从禁止主动触发做起。★★★★生理盐水洗鼻、滴鼻法。这点对于弹响症状,在短时间内有立竿见影的暂时性效果,坚持使用会有长期治疗效果,且有利于心态的调整和恢复信心的建立,作为辅助疗法强烈推荐(方法参见我后面引用的链接)。尽管按照上面几点去做即可,已经有几位病友通过上述方法得到好转和痊愈。禁止主动性触发+身体调养锻炼+有条件的辅助滴鼻水疗法,能坚持试过1~2月以上的必然看得到效果(每个人恢复速率不一样,取决于你的身体素质,所以我鼓励每日运动)。
另外,希望有效果的病友能在评论区留个言,也能给更多需要帮助的病友提供信心。我当初患病时全网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全靠自己翻论文各处打听权威专家,痛苦抑郁也耽误了备考升学。其中的苦痛心酸,经历过的人都必然知晓,所以我才决定义务发表和总结治疗方法,希望给大家多传递一些正能量和积极信息,鼓励更多为此苦恼的人。
——————————3.29更新
目前答主在坚持早睡早起(晚上基本保证11点前睡着)、洗鼻(治理鼻炎)两周后,延续了6个月都没有改善的弹响问题最近突然好了一大半,现在的状况是基本上很少出现弹响的状况,即使出现其声音的大小、频率都小了许多,相信保持忽视以及健康作息,应该能继续好转。
而究其原因,大概率是早睡有利于深睡后血管系统的修复运转,增加耳部的供血,从而激发自愈系统的活跃。之前有看过突聋的帖子,很多病友都反应是因为熬夜导致的耳部供血不足出现的问题,而首周的黄金治疗期也是注射疏通血管的药物。此外,我及另外几个病友也发现熬夜和休息不好后弹响的症状会更加明显,这个规律在咽鼓管异常开放的病症贴吧中也表现很明显。所以综合来看,早睡有利于自愈系统的激发,因为人类历史形成的生物节律点已经写入了基因,最近几百年工业革命后形成的晚睡晚起的节律点很有可能还不能完全得以适应,给健康带来的隐患难以估测,而前一年的诺贝尔生物奖也证明了这个理论。总而言之,咽鼓管、耳朵类的问题,如果病友们在就医后没有解决措施,强烈建议坚持早睡早起半个月以上看看效果,因为目前这方面的医学研究很少。答主阅读过相关方面近半百篇医学论文,结论是目前没有特效药物,但这个疾病如果能够排除器质性病变,大概率都具有自限性,保持规律生活,恢复的可能性很大。
愿大家规律生活,身体健康!
——————————————2020.4.29更新
最近咨询这个问题的知友比较多,答主目前是基本接近痊愈状态,早期的清脆弹响已经一个多月没出现了,只是偶尔有一点点“滋滋”声,但放松心态不影响生活了,如果不是长久此症造成的心理敏感,可能已经基本感受不到。
这个病症因为属于医学界少有记载和研究的疑难杂症,绝大部分的三甲医院、主任专家(不乏许多北上广深知名医院)可能都给不出合理的解释以及治疗方法。而答主可以不夸张的说经过这个病症接近半年的医学论文研究以及较多的病友病例分析,应该比大多数耳科医生更了解此领域的问题和医学进展。之前只给大家科普了比较粗糙和整体的解决方法,过两天有空答主会详细为病友们提供目前我的详细研究进展和分析,回答一些问的较多的问题,帮助大家乐观面对,比对自己症状寻找合适治疗方案,增强信心,实现早日康复!
——————5.21更新
最近一直在忙毕业答辩的事情,所以没空给大家做详细的资料整理,前面一直是尽可能的给大家在评论区解答。
现在简单的给大家整理一下这个疾病的学理概念、可能病因以及解决方法。
学理概念和判断方法——目前根据阅读过的大量论文资料以及接触到的病友病例,这个病症从学理上可以被归纳为“客观性耳鸣”(也可称“他觉性耳鸣”),而客观性耳鸣往下可再分为搏动性耳鸣和肌源性耳鸣。本文所讨论的症状应属于肌源性耳鸣的范畴,但不属于比较严重的腭肌阵挛(不受控制的软腭收缩以及弹响,发作时频率比较快),这里大多数的病友应该都属于假性肌源性耳鸣的范畴,所以不要听到这个概念就害怕,大家首先别太担心。判断自己是否为此病症的一个方法是拿镜子张嘴观察自己的软腭,然后尝试主动触发弹响,观察软腭是否向上收缩,如果出现收缩,则确定为本文所讨论的病症;如果不是,则需另寻病因。
弹响的声源是什么?——根据目前的大量论文研究,学界对此的声源分析较一致,主要可能来自咽鼓管咽口关闭时的撞击声。理解此的话,首先需要知晓一定的生理知识,即咽鼓管咽口的打开是依靠软腭附近的腭帆张肌与腭帆提肌实现,所以大家在说话、吃饭、吞咽等行为时都会引起软腭的收缩从而使得咽鼓管咽口得以瞬时开启,但可能是我们的相关肌肉过于兴奋,所以导致比正常人更容易触发开启或者开启幅度更大,所以在腭帆张肌提肌收缩结束后,咽口关闭的一刹那产生的碰撞声,也即是一种清脆的“咔哒声”或者“滋啦声”,如果是这个症状的病友仔细观察应该能感受到咔哒声、滋啦声的来源在鼻咽部的后方——也就是咽鼓管的咽口处,且弹响时能通过镜子观察到咽喉处附近软腭肌肉的收缩活动。
耳朵一直时不时哒哒响,感觉有东西在里面是啥情况
耳朵一直时不时哒哒响,感觉有东西在里面是啥情况
病症的原因是什么?治疗方法?——假性肌源性耳鸣的病因目前而言学术界也没有完全探清,一般认为可能基于心理紧张焦虑、相关部位炎症、睡眠等状况不佳能一系列亚健康因素导致的咽口肌肉异常兴奋状态。大部分病友去医院进行常规的ct、鼻咽镜、声导抗检查都没有什么异常。我曾于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客观性耳鸣,但医生对此领域并不熟悉。后自己查阅论文,去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拜访相关论文作者帮忙就诊(属于对此领域较为了解的了),也认可了我对肌源性耳鸣的判断,但医生开了巴氯芬的肌肉解痉药物,食后无效。所以目前其实基本普通的三甲医院是很难给出合理的诊断及解决方法的。但所幸此病症具有自限性,自愈率比较高。目前根据后续继续了解的资料与病友病历来看,得以进一步揣测此病症病因的多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性是如上面主流学者的分析,由于某种特定环境造成的咽鼓管咽口肌肉异常兴奋导致。基于此分析给出的治疗方法是坚决杜绝主动触发弹响(平时正常说话等导致的自然触发弹响影响不大),并尽可能的多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保持心情愉悦,让相关肌肉神经得到休息,逆转长期以来形成的肌肉神经模式;此外如果有相关炎症的积极治疗炎症;同时保持早睡(最好10点,最晚11点)+适当运动,激发身体自愈能力的活跃。第二种可能性是此症状可能属于咽鼓管异常开放的轻微状态,也即咽口比正常人更容易打开或扩张幅度更大,但还不至于出现像咽鼓管异常开放患者那样咽口不能关闭的状态。这一点的分析来源于我及大部分病友都发现,此病症在平躺或者饭后等使得头部充血的状态时,弹响症状能够短时消失,与咽鼓管异常开放的特点略有相似,但没他们严重,因此我怀疑我们的症状可能属于比咽鼓管异常开放更轻微的一种相似症状。对此的解决方法第一点仍然是坚决杜绝主动和刻意地触发弹响,因为本身就已经轻度异常开放的咽口经不起你长期频繁的主动肌肉收缩使其扩张;此外,可以借鉴 @仁者无忧 分享的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的水疗法,我有亲测,短期效果确实明显。仁者无忧:咽鼓管异常开放怎么办?
综上,其实假性肌源性耳鸣的病因目前学术界也难以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病因具有多种可能性,所以对此的解决方法也是尽可能的多管齐下,最重要的是一点是坚决避免自己的主动触发,以及保证作息良好。所幸此病症具有自限性,做到上面所说的几点,一两个月左右出现恢复甚至痊愈的概率极大。
■网友的回复
我今天也突然有跟你一样的情况,去大医院看了,医生用耳镜看了没啥问题,说是什么咽喉管开放异常,说是不需要治疗可能自己会消失…好闹心啊,你的症状消失了吗?
■网友的回复
如果说动一动就会有声音的话,有可能是外耳道深部近鼓膜的位置有异物或耵聍掉进去了。医生通过耳镜看一下就能非常清楚了,这样问可能也得不到非常确切的结果。
■网友的回复
我也是 我妈还说我是玩手机玩的
■网友的回复
上个月开始,我的左耳也有哒哒的声音,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网友的回复
我可以说我也这样快一星期了,泪...........
■网友的回复
张嘴说话就会哒哒哒,呼气也会,录音都录的到。。
■网友的回复
这是耳鸣
■网友的回复
我侧着睡的时候能感觉到,和带耳机的时候能感觉到,好闹心的
■网友的回复
【耳朵一直时不时哒哒响,感觉有东西在里面是啥情况】 我得十来年了,一直也没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