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之初,宋江真的甘心坐第二把交椅吗?
话说盗马贼段景住 , 本想把一匹良马献给宋江 , 谁知半途却被曾家五虎弟兄劫了 , 并听其教头史文恭让街头孩童唱踏平梁山的歌谣 , 晁盖听后 , 十分愤怒 , 随即出动五千人马去打曾头市 , 结果却被被史文恭毒箭射中门面 。弥留之际 , 他对宋江以及众弟兄嘱托后事 , 说:“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 , 便教他坐梁山泊主 。 ”天王发话 , 众弟兄自然无话可说 , 后虽然吴用、林冲几人力谏宋江做了头人 , 但还是暂时坐着第二把交椅 。
等到卢俊义捉了史文恭 , 宋江假意让出第一把交椅 , 李逵等几个人立即反对 , 头领宝座再次被搁置 。不过 , 为了长久之计 , 最后还是执行了两条计策 , 即抓阄和石碣排座次 , 这才让弟兄们忠实臣服 。实际上 , 早在宋江上梁山之初 , 就已经开始图谋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了 。他当上梁山头领的首次讲话 , 提议新、旧头领休论功劳大小 , 一律分左、右两边坐定 。 我们知道 , 当时梁山已经聚集了不少好汉 。 可是 , 一旦这样做 , 左边主位上的梁山旧人 , 即使加上晁盖、吴用、公孙胜三人也不过十二人而已 。而客位上的新人 , 加上宋江 , 就有二十八位 。双方力量对比一目了然 。 也就是说 , 宋江从江州带来或逃亡时举荐上梁山的好汉人数占据着的优势凸显极大 。从双方武艺对比看 , 旧人中 , 有林冲、三阮本事尚可 , 但新人里 , 花荣、秦明、李逵的联手可敌林冲 , 李俊、张横、张顺与三阮不分上下;而旧人中其他如杜千、宋万、朱贵、白胜本领都不高 , 但新人中的吕方、郭盛、黄信都可独当一面 。
宋江硬要按旧、新人排列座次 , 表面是尊重梁山旧人 , 其实也是要告诉梁山的老住客们 , 不要小看我宋江 。此外 , 宋江在庆喜筵席上 , 择机抛出“耗国因家木”之童谣 , 巧妙地为自己将坐梁山第一把交椅制造舆论氛围 , 还进一步笼络新人 。其实 , 在宋江刚上梁山时 , 晁盖要把梁山第一把交椅让与宋江 , 应该含有对宋江在郓城为自己通风报信而心存感激 。但晁盖也在江州劫法场舍命救得宋江 , 应该两清了 。 因此 , 晁盖让贤不应该是出于感恩 , 实为情势所逼 。尽管晁盖的江湖威望不容小觑 , 可当时宋江的江湖声誉早已远远超过他 , 后来投奔梁山的江湖好汉几乎都是慕山东及时雨宋江的名头而来 。
这么多好汉仰慕宋江 , 晁盖难以坐视不管 。 尤其是前往江州劫法场时的见闻 , 如欧鹏、蒋敬等四人的归顺 , 让晁盖意识到宋江的江湖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 如果晁盖自己再继续坐梁山第一把交椅 , 难以让新人信服 。还有 , 晁盖还知道宋江的“死士”--花荣 , 有百步穿杨之技 , 一旦起争执 , 火并王伦的悲剧难保不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因此 , 此时晁盖不得不让贤 。 但是 , 在临时之际 , 晁盖为什么不将水泊托付与宋江?要知道 , 万一将来拿住史文恭的是一个无名小卒怎么办?因此 , 后来宋江暂缓攻打曾头市 , 而去攻大名府 , 久攻不下之际时 , 作者就写晁盖托梦显灵给宋江 , 吓得宋连忙道歉 , 说:“仇不曾报得” , “一向不曾致祭 。 ”可见 , 晁盖与宋江两人之间早已有了隔阂 。 之所以两人都没有闹翻脸 , 主要还是两人彼此都有救命之恩 , 加上两人的行为都是众好汉忠义行为模仿的对象 , 一旦闹翻脸 , 就是对自己品行的全部否定 , 再也难以立威 。
要不然当在宋江刺配江州途经梁山 , 被晁盖接上梁山时 , 晁盖完全可以让贤 。当然 , 宋江也清楚晁盖主动让贤到底是为什么 , 于是他也不敢立即答应晁盖的请求 , 主要还是怕背负篡位谋权的骂名 , 有损忠义美名 , 他要等水到渠成 。来源;水浒臆说
推荐阅读
- 晁盖和宋江
- 流民社会的两面人宋江
- 最济宁|济宁海关领导“传经送宝”助推梁山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 龙猫|Nature发表牛津博士建议:我但愿在读博士之初时就能知道的20件事
- 水浒,无法用法家的方式来改造梁山好汉
- 梁山泊的投名状:搞不好身败名裂,搞好了兵强马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