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湾的故事|“楼船”能溯江,汾河晚渡

原创孙琨太原道昨天
汾河晚渡是古晋阳八景(今称太原八景)之一 , 2000年 , 太原汾河公园建成 , 南内环桥北侧立起一座石坊 , 作为汾河晚渡的标志 。 旁边的说明这样介绍“汾河晚渡是‘古晋阳八景’之一 , ‘山衔落日千林紫 , 渡口归来簇如蚁 。 ’就是当年汾河晚渡最生动的写照 。 很早以前的太原 , 过往行人只能摆渡到对岸 , 到傍晚的时候 , 行人又都是带着急切回家的心情 , 人在船上 , 心已到码头 , 渡口成为人们回家的希望所在 。 同时 , 此处也是西山落日最佳观景点 。 当夕阳斜照时 , 红霞满天 , 河面浮光耀金 , 舟行影移 , 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 , 如画美景 , 可一览无遗 。 ”
汾河湾的故事|“楼船”能溯江,汾河晚渡
文章图片
介绍中的诗句是明代诗人张颐的《汾河晚渡》:“山衔落日千林紫 , 渡口归来簇如蚁 。 中流轧轧橹声轻 , 沙际纷纷雁行起 。 遥忆横流游幸秋 , 当时意气谁能俦 。 楼红萧鼓今何在?红蓼年年下白鸥 。 ”张颐的这首诗 , 在地方志中多有收录 , 但均无其它文字简介 。 看来这首诗应该是在明代中期 , 太原城的建设已经基本成形 , 市井文化已经很发达 。 汾河两岸无论是商业来往还是走亲访友都已经非常频繁 。 夕阳西下 , 落日将汾河两岸的林子染成红红的一片 , 暮归的人群簇拥在渡口 , 上岸的人多如蚁群 。 汾河中舟楫往来 , 穿梭不停 , 水中回响着一阵阵摇橹击水的声音 , 云卷云舒 , 平沙落雁 。 多么优美的一副画面 。 诗人面对着如此安详、温情的场景 , 思绪纷飞 , 想起当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到河东郡汾阳县祭祀后土 , 乘坐着楼船泛舟汾河 , 饮宴中流 , 秋风萧飒 , 鸿雁南归 , 诞生了大气磅礴的《秋风辞》 。 现在到哪里寻找楼船箫鼓呢?只看见两岸开着红花的蓼草和水面上飞翔的白鸥 。 自然风光之外 , 深邃的意境自然而然的涌出 , 让人读完之后 , 仍然不能忘怀 。
汉武帝的时代距离现在有两千一百多年 , 那时的造船业跟现在无法比较 , 但“楼船”能溯江而上 。 闻喜这个地名就是汉武帝船行途中传来南征将士的捷报 , 从而将当地改名为闻喜 。 这说明“楼船”最少在汾河逆流而上了近百公里 。 汾河的水量和生态远远超过了现在 。
其实在两千六百年前 , 汾河就已经是中国北方的一条重要航道 。 公元前647年 , 晋国发生饥荒 , 晋惠公向秦国求援 , 秦穆公发动“泛舟之役” , 运送粮食的船队经渭河、汾河直抵晋国的绛都 , 也就是现在的侯马 。 汾河丰沛的水量来自于优良的生态 , 有研究表明 , 古代直到明朝 , 整个山西地区 , 大部分都被森林和草地所覆盖 , 那时山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3% 。 明代的太原 , 东西两山葱茏苍翠遍布古柏劲槐被称为“锦绣岭” 。 所以当时有“花花正定府 , 锦绣太原城”的赞语 。 一直到民国时期 , 傅作义在1937年11月守卫太原城时 , 因兵力相差太大 , 被迫撤离 。 守城军队突围之后向西山转移 , 在守城将士的回忆录里都可以看到 , 很多将士就是在这枯水期泅渡的时候牺牲在汾河的 。
汾河湾的故事|“楼船”能溯江,汾河晚渡
文章图片
从汉代始 , 唐代、北魏、宋朝、明朝修建都城 , 大多选择从山西采伐木材 , 经汾河水运出晋 。 近代山西将煤炭廉价输出省外 ,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 山西的森林日益减少 , 汾河的水量已经无法与以前相比 。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 那时我在二化建学徒 。 秋天在二化建农场劳动 , 下班时 , 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子 , 想着从当地老乡临时搭建的汾河便桥上过河 , 这样可以少走好多 。 那时 , 河东和河西的老乡 , 为了便于运送庄稼 , 秋收之时 , 就要搭草桥 。 先选笔直的碗口粗的木材做立桩 , 一一对应 , 打两排 , 然后再打斜桩 , 搭大樑 。 将木椽用铁钉和爬钉固定在大梁上 , 一座便桥就成了 。 老乡讲 , 以前要将高粱杆捆好 , 铺在桥面 , 上面压上黄土 , 因用高粱 , 绿叶挂在两侧 , 所以老乡称为草桥 。 到了河边 , 才发现 , 老乡说的便桥 , 已拆了大半 。 犹豫一会 , 挽起裤腿 , 鼓足勇气 , 扛着自行车涉水过河 , 最深处已达到膝盖以上 , 赶紧再往起挽裤腿 , 但河水没有再涨 。 那时的汾河就已经不需要也不再有行船的可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