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读书|豆瓣读书“解封”了,有人一口气标记了16本书
虽然“封禁期”偷偷延长了5天 , 但在一个月后 , 豆瓣读书条目创建、评分、短评、分享等功能还是“如约”全面恢复了 。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 过去的这个月一如往常 , 但对于豆瓣读书重度用户 , 以及将豆瓣读书作为营销阵地的出版机构来说 , 这一个月不啻于一场精神斋戒 , 无怪乎大家都把今天称为“开斋节” , “过了零点 , 豆瓣读书标记刚‘开斋’半小时 , 时间线就被友邻正经书评淹没了” 。
本文图片
豆瓣读书一解禁 , 有人犹如大赦一般 , 一口气标记了16本短评 , 也有人在第一时间冲进去给“我识字以来见过的最好的小说标上五星” 。 虽然读书是一件私人之事 , 但是看到好书要昭告天下 , 认认真真地记录自己的阅读足迹 , 这样的郑重其事并不值得被嘲笑 。
如豆瓣用户别的熊所说 , “想到此刻有不少人守在这个平台标记条目 , 也有许多人在近一个月的枯水期后终于等来自己作品的一条条短评 , 有些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 。 啊!就当是秋天赛博丰收的一夜吧 。 ”
在这个可以再次畅快呼吸的日子 , 部分微博用户对于此事的冷嘲热讽完全可以付之一笑 。
豆瓣读书最大的意义还在于分享交流 , 随时接收友邻的图书推荐或吐槽 , 对于关注了几百位读书友邻的我来说 , 豆瓣就相当于一个“读书版微博” , 这是其他平台所无法比拟的 。
在“开斋节”的一大早 , 我就通过友邻的短评发现了一本“比《看不见的森林》更好”的自然文学《树木之歌》 , 也顺便知道了关于闽南建筑最好的一本专著 , 虽然我可能永远也不会去买来看 , 还看到了一位友邻对于新晋诺奖得主直言不讳的点评:属于工作日午休翻一下阅读体验可达4星的诗 。 但一旦放到诗的上下5000年里 , 就…没有星了基本 。 即使在小诗范畴里 , 她和拉金希尼之类比起来也光芒微弱太多 。
正如豆瓣电影短评往往比长评更一针见血 , 相比长篇书评 , 我也更愿意参考图书短评 , 因为评论者的识见、眼光在短短几十字、一两百字中展露无遗 。 短评也更考验读者对于一本书的吃透程度 , 凝练表达的功力 。 比如周作人在《夜读抄》等书话集中 , 寥寥数字的点评即鞭辟入里 , 胜过裹脚布般的长篇大论 。
就像有人喜欢在维基百科词条间无限跳转 , 如在知识森林的枝条间跳跃摆荡一样 , 我也喜欢通过一条醍醐灌顶的短评进入一位豆友的读书主页 , 再通过他的已读列表进入一本感兴趣的书 , 犹如在一间间书房中不断穿越 , 让人想起《四叠半神话大系》的片头 。
微信读书如弹幕一样出现在字里行间的“想法” , 当然更符合年轻读者的习惯 , 但也让一本书中滋生出了大量自说自话的“杂草” , 一些不经大脑的迷惑发言 。 评论一本书的门槛降低了 , 但缺少了沉淀、深思之后 , 我们再难看到字字珠玑的点评了 。
随着微信读书、蜗牛读书等电子书平台的兴起 , 豆瓣读书早已不是大部分普通读者发现、分享之地 , 但是15年间沉淀下来的读书人社群仍然别处难寻 。 对于出版机构来说 , 这群人可谓是读书人中的“意见领袖” , 也是愿意义务推介一本好书的“自己人” 。 虽然豆瓣读书的评价几乎与一本书的销量无关 , 但出版机构都格外珍惜这些专业读者的意见 。
本文图片
“好不容易做一本书 , 遇到‘读书斋节’ , 对于0营销费用的出版机构来说 , 真是欲哭无泪 , 毕竟豆瓣是唯一的自然传播阵营啊!不过风波过后 , 过来一看 , 竟然发现是新书第一 。 ”纸上造物的内心活动 , 代表了很多出版机构的心声 。
零点刚过 , 梯_Telos_Books就迫不及待地为新书《及格家宣言》打了五星 。 理想国在一条广播里 , 一口气提到了《文化失忆》《旅行之道》《夜晚的潜水艇》《沙沙生长》四本“受委屈了的”书 。 汗青堂今天连续发了8条广播 , 可以想见编辑为一个月来出版即“雪藏”的好书奋力鼓吹的可爱样子 。
推荐阅读
- 张彬彬|正在热播的五部高分剧:《城池营垒》只能第三,第一豆瓣高达9.1
- 豆瓣|豆瓣大V刷评高达上万一条 "饭圈"养号凶猛 点赞一元
- 评分8.6的豆瓣电影:这场被歌颂的婚外情,揭露了婚姻的本质
- 女人读不读书,过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
- 哥供弟读书,给他买新房,母亲给哥哥带孩子,弟弟问哥哥要3万
- 读书|人生崛起的重要拐点:大量阅读
- 成年人最好的自律:慎交友,多读书,少妄言
- 年薪50万的人都是啥“学历”?答案罕见一致,别被读书无用论骗了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豆瓣8.2分:现实生活,我嫁给了陈君何
- 我拿7万块钱供小姑子读书,小姑子出嫁给我一张卡,我很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