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6.84亿港元!拍卖又创新高!“期货”玩法也将指引当代艺术的未来?( 二 )
这一模式因此被部分人士理解为艺术品期货 , 是一种接近金融产品的玩法 , 甚至交易期限更长 。 王野夫并不反对这种金融化的理解 , 作为受众对“未来+”的第一直观感受 , 金融化也无妨 , 相反 , “艺术品要金融化 , 大部分个体为主的艺术家都是在最后艺术品转换成金融产品的时候出了问题” 。
图片
秦琦 大白鹅 2013 布面油画? 170×220cm
“未来+” , 是生存法则还是“反熵”过程?
提前竞拍赚佣金 , “未来+”看似是加快周转的艺术品金融玩法 , 但实际操作和落实上 , 则需不断与艺术市场的深渊彼此凝视 , 也绝非仅举办拍卖会般“一劳永逸” 。
由于“未来+”是一次大胆变革 , 王野夫坦言 , 佣金收取比例并“没有那么高 , 大家都要有一些收入” 。 同时 , 作为一种远期交易模式 , 如何控制风险也显得尤为重要 , 此番合作的华艺国际和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不免颇费周章 。
首先 , 如何将不履约的风险降低 , 遴选合作艺术家上就需要多番磨合 。
今年“未来+”模式推出陈丹青、秦琦与赵赵3位艺术家 。 据了解 , 首批选定的合作艺术家其实有6位 。 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创始人郑林表示 , 起初 , 艺术家方面“确实是有点儿想法” , 也不是很理解 , 他则做了全面沟通和交流 , 最终达成合作 , “艺术家应该很尊重愿意拿钱来买你未来作品的藏家” 。 郑林介绍 , 首批推出的3位艺术家仍处于艺术创作旺盛期 , 举办过重要个展 , “无论学术价值还是市场潜力 , 都是颇具代表性的蓝筹股” 。
图片
陈丹青作品三件一组之三 假花 2017? 布面油画 210×230cm
王野夫也认为 , 艺术家层面不履行合约的可能性很小 , 因为画廊与拍卖行并非随便选择艺术家 , 而“未来+”模式则更强调规范与规则 。 在国内尚未成熟的艺术市场 , 仍有画廊签约艺术家与藏家私下交易 , 在王野夫看来 , “未来+”模式强调三方都要有底线和操守 , 无论拍卖行还是画廊 , 而“不遵守规则的艺术家 , 市场也会抛弃你” 。
根据王野夫的说法 , 竞得优先购藏权的藏家也可以内部转让 , 拍卖公司会协调 , 即使抱着投机心态入场 , 也有回旋余地 。 但华艺国际和当代唐人都更希望通过这一模式培育以艺术为导向的市场 , 也期待藏家能在一二级市场上流动 。
不可否认 , 在郑林看来 , 二级市场一直是当代艺术很重要的一个风向标 。 但艺术品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长期倒挂 , 二级市场出现价格特别高的艺术家时 , 一级市场就要排队 , “这往往是一个矛盾”。
郑林直言 , 有很多重要大藏家不在一级市场收藏作品 , 都在二级市场买东西 , 很难去画廊看作品、看展览 。 他认为这是一种缺憾 , 寄希望于“未来+”能够将二级市场的藏家引流到一级市场 。
而中国现当代艺术领域积累有限 , 王野夫坦言 , 现当代艺术部门“只能去找能有未来的艺术家去做 , 我们也不能不做 , 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驱动力 , 我们为自己的职业、为下一代人找到方向和积累过程 , 让我们这代人做的事情和下一代有关联” 。
艺术品期货看似一言以蔽之 , 但在落地之前需要大量调查论证“未来+”的可行性和市场预期 。
实际上 , 2019年5月 , 首次“未来+”试点顺利 , “沈勤2019—2022作品预拍专场”最终斩获1770万港元成交额 , 这给华艺国际方面很大的信心 , 以至于当时不少艺术圈人士找到他 , 说“你也帮我‘未来’一下” 。
在一些艺术家看来 , 这是安下心来创作的方式 。 背后则是目前国内艺术市场的另一层无奈 。 “太多的艺术家 , 我们看到 , 他们已经成了自己作品的营销者 , 时间都花在了营销作品上而不是创作作品上 。 ”王野夫并不讳言 。
推荐阅读
- 在港被砍伤内地富豪悬赏千万港元缉凶!称指出幕后主使奖更多
- 雷帝触网|神州租车获私有化要约:作价85亿港元 股价大涨超10%
- 格隆汇|中信证券:维持腾讯(0700.HK)“买入”评级 目标价650港元
- 荣昌生物|靠借钱为生 荣昌生物登陆港交所募资40亿港元能否逆天改命?
- |神州租车股权终成交 半年浮盈4亿港元
- 财经密报|半年浮盈4亿港元,神州租车股权终成交
- 智通财经|艾硕控股(08341)中期净亏损扩大31.7%至726.4万港元
- 智通财经|力宝(00226)中期预亏不少于5亿港元,或盈转亏
- 智通财经|同比减少约79.53%,国茂控股(08428)中期净亏损171.4万港元
- 智通财经|东英金融(01140)10月末每股未经审核资产净值1.55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