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月报|三三:我所想的是用一种刻薄的反讽方式去解构沉重、庄严的日常生活之苦,演绎一场更轻巧的变奏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三三:我所想的是用一种刻薄的反讽方式去解构沉重、庄严的日常生活之苦 , 演绎一场更轻巧的变奏
小说月报|三三:我所想的是用一种刻薄的反讽方式去解构沉重、庄严的日常生活之苦,演绎一场更轻巧的变奏
本文插图

三三 , 1991年出生 , 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 , 知识产权律师 , 作品发表于《花城》《钟山》《青年文学》等杂志 , 著有短篇小说集《离魂记》 。
在《雅克和他的主人》的导言中 , 昆德拉谈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令他反感之处:陀氏书中气氛太过感性 , 是“一种感情被提升至价值和真理的位置”的状态 。 对昆德拉而言 , 其所处的时代变乱横生 , 巨大的古典核心已遭撕裂;又因信仰本身的排他性 , 笃守信仰之人(民族)容易轻率地造成一种非理性的对外侵略 。 于是在昆德拉笔下 , 现代性到来 , 一种解构式的变奏在文本中发生 。
创作谈如此开头 , 显然是过于隆重且乏味了 。 而之所以进行上述引用 , 原因有二:第一 , 近两年 , 我本人对于过于感性的观察方式也有所警惕 , 低级的感性(非指陀式)使人视野狭小 , 而我想尽可能拆除这种边界;第二 , 在创作小说《山顶上是海》的时候 , 我所想的是用一种刻薄的反讽方式去解构沉重、庄严的日常生活之苦 , 演绎一场更轻巧的变奏 。
小说中唯一一个无名的人物“她” , 穿涉过众多辗转不止的溪流般的独白 , 有戏谑、惶恐、不耐烦、或者突然停顿不知所措的一刻 。 “她没法抱怨生活不充实 , 巨型迷宫让她晕头转向 。 ”——这种状态非常微妙 , 也很常见 , 似乎是一场精神上的城市疾病 。 人们为维护各种齿轮运转费尽心思 , 极度疲倦 , 但生活仍然贫瘠如故 。 在小说中 , 她最终将抵达何处?我们不得而知 。 但可以确信的是 , 出路只有一条:即不顾一切地往前走 , 哪怕猛兽与深渊严阵以待 , 也要相信自己终能将凶险甩在过去 。
至于那片“山顶上的海” , 实际上指石澳 。 这是《喜剧之王》拍摄之地 , 简陋而艳丽 。 海水自石澳的侧边延生 , 到岛屿的尽头则化作猛浪 , 礁石遍染白沫 。 去年年初游石澳 , 我在总站乘上9号巴士 。 汽车很快进入山路 , 沿坡盘桓大半个小时后 , 海竟出现于眼前 。 当时觉得十分浪漫 , 城市中的人在仰天、望云时 , 是否会想到高空中藏着一片海?这种特殊地势的存在 , 难道不近似于一种神迹吗?
而在小说的结尾 , 两种神性的消亡被布局:一种是实体的 , 神鸟的死亡、甚至被炖汤;另一种是虚拟的 , 寄喻在“山顶上的海”之中 。 第二种神性不受时间限制 , 一旦见证过 , 圣杯便永远置于印象之中 。
《山顶上是海 》节选
作者|三三
她做好一切精打细算 。 孩子过完生日 , 她就和丈夫提离婚 。 存款已尽可能转移 , 剩下只需打包现金、首饰、重要证件 。 除此以外 , 找一份工作 , 静候两年时效过去 。 接下去的事不劳她操心 , 法律将以最专业的方式接管烂尾 。 她上网搜索过许多案例 , 这个流程完美无瑕 。 只是难道不可悲吗?妻子这个岗位那么辛苦 , 从提出到正式离职还要拖两年 。
事到如今 , 讲述婚姻的恣虐已毫无意义 。 她不是谋求复仇 , 如果那样 , 大可以采取更恶毒的方式——他们两个只要在一起 , 就是一种慢性自杀 。 现在 , 她只想快速抽刀断水 , 让生活改头换面 , 一笔勾销失败的痕迹 。 尽管决断果毅 , 得出结论的过程却很审慎 , 最麻烦的问题在于抚养权 。
他们棘手的共有财产是小米 , 一个八岁的女孩儿 , 刚升二年级 。 相貌实在说不上好看 , 从前有人说 , 女儿和爸爸妈妈都不像 , 她不由得松了口气 。 她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母亲 , 就送小米去少年宫学跳舞 , 再几年又送去学奥林匹克数学 。 那些酷暑 , 她挤在汗潮里等小米下课 , 最后无非只证明了小米在各方面都没什么天赋 。 “别要孩子 , 你以后就知道了 。 ”假如有人要她提建议 , 她会这么讲 。 不过也没人问她 , 她没交上什么朋友 , 并把这归咎于婚姻的巨额内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