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乔木|概括胡乔木生平、业绩,最著名的有两句话

从写作到正式出版 , 历经20年
1992年胡乔木去世后 , 经中央批准 , 《胡乔木传》编写组于1994年正式成立 。 编写组由邓力群同志任组长 , 主要任务有三项:“编辑出版各种专题文集 , 同时在此基础上对胡乔木的生平进行研究 , 写出有思想历史深度的《胡乔木传》 。 ”中央要求 , “所有专题文集和传记文稿完成后 , 仍请邓力群同志、胡绳同志及了解乔木同志的有关老同志审阅定稿” 。
其实 , 在胡乔木生前的1991年9月 , 经中央批准就成立了胡乔木回忆录编写组 。 在胡乔木主持下进行两项工作:一是编写《回忆毛泽东》;二是编辑出版《胡乔木文集》 。
《胡乔木传》编写组成立后 , 继续完成这两项任务 。 《胡乔木文集》共三卷 , 胡乔木生前亲自编定 ,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胡乔木在1992年6月1日八十诞辰时看到了刚出版的第一卷 。 在他逝世后 , 第二卷、第三卷于1993年、1994年出版 。 胡乔木生前未能完成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也于1994年由邓力群、胡绳与回忆录编写组同志商量编定 ,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胡乔木|概括胡乔木生平、业绩,最著名的有两句话】
胡乔木|概括胡乔木生平、业绩,最著名的有两句话
本文图片
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和2004年出版了《胡乔木传》编写组新编的《乔木文丛》六种:《胡乔木谈中共党史》《胡乔木谈新闻出版》《胡乔木谈语言文字》《胡乔木谈文学艺术》《胡乔木书信集》《胡乔木诗词集》 。 还有其他专题文集四种:《胡乔木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回忆胡乔木》《我所知道的胡乔木》 。
编写组成员对胡乔木生平进行研究 , 发表了一批论文 , 结集出版了资料集《邓小平(与胡乔木等)的二十四次谈话》 , 论文集《胡乔木与毛泽东、邓小平》 , 还指导邯郸学院的胡乔木研究中心编著了《胡乔木生平全记录》 。 编写组成员在编辑和研究的同时 , 就开始写胡乔木的传记了 。 《胡乔木传》从写作到2015年1月正式出版 , 历经20年 。
概括胡乔木生平、业绩 , 最著名的有两句话
概括胡乔木生平、业绩 , 最著名的有两句话:一句是“从学徒、助手到第一支笔”;另一句是“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 前一句话是邓力群说的 , 后一句话是胡绳说的 。 这两句话应该说是知人之论 , 对胡乔木作了比较概括的、全面的评价 , 实际上就是《胡乔木传》的主题 。
“党内第一支笔”是邓小平对胡乔木的评价 。 我的理解:笔 , 指笔杆子 , 也就是“秀才” 。 在众多笔杆子也就是众多“秀才”中间 , 胡乔木是第一名 。
“党内第一支笔” , 实际上就是在写文件、写文章方面充当中央最高领导人的助手 。 胡乔木当了两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人物毛泽东、邓小平的得力助手 , 而且当得很好 。 从这方面讲 , 确实没有什么人能比得上他 。 写胡乔木的传记 , 就要充分反映他作为“党内第一支笔”为毛泽东、为邓小平、为党中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 做了哪些事 , 起了什么作用 , 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 在这方面 , 编写组同志是尽了力的 。
写好“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 , 就要写出胡乔木的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 。 《胡乔木传》着重写了以下五个方面:1、中共党史研究和编纂的开拓者 , 党的文献工作的奠基人 。 2、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 。 3、中国文字改革事业的领导者 。 4、中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推进者 。 5、国际国内现实问题的评论家 。
应该看到 , 胡乔木作为“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特点 。 他不是在书斋里而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成长为一个大学问家的 。 他以学问家的姿态来指导思想理论战线各方面的工作和斗争 , 同时又从革命家、理论家的高度来指导做学问 。 这就决定了他的学术研究与多数学术大师不同的特点 , 这就是学术研究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 。 他的学术研究成果 , 是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理论领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论证或批评斗争的强有力支柱 。 他的许多论文 , 体现了鲜明的政治性和严谨的学术性的统一 。 编写组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大努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