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涛|他24岁北航博士毕业受聘211高校副教授,也曾是个沉迷CF成绩倒数的调皮蛋( 二 )
但这种状态 , 并没有一直持续 。
到了博士阶段 , 他经历了所有博士都会经历的迷茫……
“年轻博士” , 如何面对科研压力
在量子位之前的文章中 , 「博士学位是否有那么重要吗?」「博士五年未发文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 都曾看到每一个博生或多或少都曾经历过的选择题——「是否要坚持下去?」
侯涛刚也不例外 。
在刚入选高博班 (由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高等理工学院联合培养)时 , 他陷入了很大的心理煎熬 , 是继续研究偏实践的机器人项目 , 还是转向前沿领域——跨介质飞行器 。
一开始 , 他选择了喜欢的机器人项目 。 他曾试图在机器人方向找一些突破点去做 , 但真正实践起来很难 。 他也了解到 , 做这个方向的就很难毕业 。
【侯涛|他24岁北航博士毕业受聘211高校副教授 , 也曾是个沉迷CF成绩倒数的调皮蛋】所以在博士一年级结束时 , 他还没有取得一点成果 。 当时很多人就问他 , 「你看别人都发了几篇论文了 , 你怎么啥都没有」 。
图片
当时心里就曾闪过念头 , 自己本科做了那么多工程项目 , 研究生选择读博是不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 。
最后经过多方考虑 , 以及导师和师兄师姐的支持 , 他选择转向「跨介质飞行器」这一前沿领域 。
跨介质飞行器 , 顾名思义 , 就是一个集成「空中飞行」和「水下潜水隐身」两种能力的航行器 。
这个领域不仅涉及到机器人设计工作 , 还涉及到很多流体力学相关内容 , 对他来讲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
接下来就是逼迫自己从工程应用思维向理论研究思维转换 , 学习如果撰写科研论文 , 如何总结关键科学问题 。 经过第一年和第二年的困惑期 , 最终科研成果相继发表 。
侯涛刚表示 , 这是每一个博士都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 , 你是不是能够告诉自己坚持下去 , 能够有毅力、有决心的把这条路走下去 , 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
作为一个16岁进入北航、然后就获得冯如杯一等奖的人 , 一路免不了成为众人焦点 。
图片
「诶 , 你是不是天才啊?」
「你发了多少篇论文了呀?」……
22岁 , 别人本科毕业的年纪 , 侯涛刚即将博士三年级入学 。
这种异于常人的“加速度” , 让知乎上突然有一篇关于他的问题——「如何评价马上毕业的北航22岁博士研究生?」
很快 , 侯涛刚自己也关注到了 , 他回忆说 , 当时有同学转给我这个问答还是挺紧张的 , 因为不知道大家会怎么评价 。
当时自己本身也没达到毕业要求 , 但他觉得不管怎样 , 大家的评论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和鼓励 。
那时候 , 侯涛刚对自己说 , 「那我一定要尽快毕业了 , 大家期待那么高 , 万一没有尽快毕业 , 岂不是到时候就丢脸了吗?」
在博士的最后两年 , 侯涛刚坦言自己也挺辛苦的 , 每天晚上四五点回寝室很正常 , 通宵的时候也很多 , 有时候甚至一天不吃饭的去干自己的项目和课题 。
侯涛刚说:其实自己挺笨的 , 只是付出的时间比别人多而已 。
「天道酬勤 , 勇于攀登」 , 侯涛刚回想起去年在评五四奖章时说到的一句话 。
「天道酬勤」意味着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 「勇于攀登」就是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要放弃 , 坚持走下去 。
而这样的精神 , 侯涛刚说也是受到了他导师——王田苗教授深深的影响 。
图片
王老师虽然年近六旬 , 但工作强度要远远大于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