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武术传统和盐碱地有没有关系

盐碱荒地,造成可耕地少,可耕地中劣地多,再加上气候干旱、水利不发达。农业提供的营生有限,人们就要寻找其他的出路。粗略的看,沧州地区盐碱较严重的东南部确实比沧州西部武风更盛,八极拳和劈挂拳的主要传播地在现在的盐山、孟村一代。清朝时这一带有很多把式房,太平天国时期,很多把式房就组织起来协同官府抗击捻军,有武人直接立功获顶戴的,当然也有很多牺牲的。盐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沧州产盐,盐就有官盐和私盐,盐枭贩私盐需要对抗官府和行内竞争,盐商运盐运银需要防贼,这些地方就有了武术的用武之地。八极拳祖师吴钟就曾以保盐镖为生。另一方面,沧州是运河要道,河间府是京南第一府——陆路要道,因此这片地区人流量比较大,外来的拳种容易传播到这里并且扎下根。运河沿线需要很多拉纤装卸的工作,为了争夺工作机会,难免会形成帮会和互斗。土地贫瘠,则人们需要找其他营生;交通发达和离京城近,则人们容易找到其他营生。习武是一种出路,但出路不限于习武,沧州地区古代也出太监(贵州离北京那么远,就是再穷,也不会有人想到去北京做太监)、出卖艺人(以杂技为代表)、出手艺人、出贼寇。沧州以及华北平原上的土匪和其他地区的土匪有个明显的区别,他们并不啸聚山林,而是隐居乡里,以生意人、士绅的身份示人,聚则为匪为寇,散则为民为农。小土匪和散户可能在周围做抢劫绑票的生意,上规模的土匪往往去很远的地方做买卖,比如口外,交通繁荣也给土匪们获取外边的信息提供了方便。大土匪头子在本乡往往恩泽乡里、谦恭待人,还传下不少佳话。所以,无论为贼还是防贼,习武总是有好处的。当然绝大多数的人从事正当行业。很多人习武并不会从事武术相关行业,只为护身保家。
另一方面,从饮食上说,在粮食匮乏、饲养业不发达的前工业时期,农业地区获得肉食是比较困难的。而沿海地区的渔业给周边人民提供了动物蛋白的保障。
【沧州武术传统和盐碱地有没有关系】 听老人们说,以前渔船一靠岸,会赶紧把海货装上独轮车(天气热的话可能会加上冰),然后鱼贩们马不停蹄的向内陆进发,要赶紧把海货在沿途卖掉,海货逐渐变得不新鲜,当海货开始变质的时候就要加盐腌制或者做成虾酱,这一工序造成海货大幅度贬值。因为保鲜技术和运输条件的限制,海鲜(没有加工的海货)的销售面积和消费人群十分有限,这就造成海鲜的价格十分低廉,听老人们(沧州中西部的,现在与渤海直线距离八十多公里)说,解放前海鲜价格普遍比鸡蛋要低不少,农村有时候会把鸡蛋当作一般等价物,走村串户的货郎普遍接受货物换鸡蛋的交易方式。这就是说,养鸡的农民可以用鸡蛋去换取更多的动物蛋白。而风干、腌制或发酵的海洋鱼虾,价格会更低。
有了蛋白质的保障,对人们习武或者从事其他体力劳动还是很有帮助的。
■网友的回复
沧州多漕运,漕运需要船工纤夫,很自然的就形成了黑社会性质的帮派组织,然后为了抢码头打架谁也怂,最后成了传统。
■网友的回复
有关系。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关系还是经济因素吧。沧州的交通便利,提供了经济条件。还有燕赵之士的性格问题。这个要研究,就是一个课题了,我也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回答一下。
■网友的回复
嗯,从饮食上分析就方便了,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啊!你每顿饭多吃点盐,吃个几年看看是不是变得脾气暴躁有力量,闲着没事还练武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