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户故事的故事
编辑导语:用户故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被作为描述需求的一种表达形式;为了规范用户故事的表达 , 便于沟通 , 包含角色、活动、价值三个要素;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用户故事的故事 , 解答一些用户故事最常见的问题 ,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本文插图
一、开篇
我将给你讲述用户故事的故事 , 并回答一些用户故事最常见的问题;我们将谈论用户故事 , 从来源到实践 , 并学习一些技巧来帮助我们 。
敏捷开发指南对用户故事只字未提 , 有一段时间我还在想去哪里找关于用户故事的可靠信息 。
待办事项列表是否应该只由用户故事组成?如果不用 “作为用户 , 我想… , 以便…” 的模板 , 是不是就不是用户故事了?那么那些写着 “作为开发者…” 或者 “作为产品经理…” 等等的故事呢?
我的目的是对用户故事进行全新演绎 , 澄清一些围绕用户故事的误解 , 并为你指出那些对用户故事进行最好阐释的人 。
二、基础篇
1. 用户故事的故事
我将解释用户故事的来源 , 因为这对我来说是理解用户故事和澄清误解的最好方法 。
用户故事来自于90年代 , Kent Beck在他的《Extreme Programming Applied》一书中开始讨论用户故事 。
这个想法来自一个用户告诉他的一个关于新产品的故事:“我输入邮编 , 它就会自动填入城市和州 , 不需要我触碰按钮!”
如果你能讲述软件可以做什么的故事 , 并在听众心中产生动力、兴趣和愿景 , 那么为什么不在制作软件之前讲故事呢?Kent问自己 , 为什么不能在构建产品之前就产生这种对产品的愿景呢?关于谁会使用这个产品 , 它将做什么 , 以及为什么?我们应该通过对话来帮助我们思考问题 。
《User Story Mapping》一书的作者Jeff Patton坚持认为:“故事的名字来自我们如何使用它们 , 而不是如何写它们 。 ”
2. 模板
后来Connextra公司的Rachel Davis发明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模板 , 它是这样的:“作为一个用户 , 我想… 以便…”
她试图帮助同事有条不紊地在小卡片上写故事 , 模板提醒我们最重要的三件事:谁要、要什么、为什么 。
【|1. 用户故事的故事】站在用户的立场上 , 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他们的需求 , 比如说:
作为一个手机用户 , 我想查看所在位置的天气预报 , 以便我不用每次去一个新地方都要查天气预报 。
同样 , 你写在卡片上的内容应该只是一个起点 , 用以推动新想法的第一次对话 。 卡片的概念来自Ron Jeffries的3Cs:卡片 , 对话 , 确认 。
你把你的想法写在一张卡片上 , 其实目前是写在一个软件跟踪工具中 , 或者是一张便利贴上 , 然后你和将建立它的人(开发团队)就它进行对话 , 然后你有一个确认;你把结果写在一个文档或者是跟踪工具中 , 这样你就可以很容易地回忆起对话 , 并且知道如何验证这个故事是否已经完成 。
你可以在Mike Cohn的《User Stories Applied》一书中读到这一切 , Mike Cohn是 “用户故事” 领域的伟大实践者和专家 。
所以这就是我们如何从Kent Beck的故事中走来 , 并得出我们今天使用的用户故事 。
在故事中加入 “用户” 这个词 , 有助于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用户身上 , 这可以说明为什么 “作为开发者 , 我想要” 的模板只有在我们的最终用户是开发者的情况下才是准确的 。
这就是用户故事的故事 。
它是把讲故事引入到你的产品创作中 , 故事可以使用模板写下来 , 以确保我们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 , 但当然 , 这是可选的;最重要的是 , 产品负责人和将建立产品的开发团队 , 对他们想要实现的目标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
推荐阅读
- 大有看头|电信联通移动多款4G套餐下架,只为5G发展铺路,用户体验恐受影响
- 界面新闻|手机欠费超三个月将上征信,闲置卡以及宽带用户要小心了
- iQOO手机|iQOO 5不只是性能“怪兽”,极致视听同样深得用户芳心
- 落叶知秋|马化腾又搞大动作!微信再添新5项功能,12亿用户的福利来了
- |界读丨多款4G套餐下架,只为5G发展铺路,用户体验恐受影响
- 卡尔数科|卡尔数科砍头息、套路贷频遭质疑 李鹏的科技故事或缺少含金量
- 苹果手机|调查显示 Android 用户每 10 人就有 3 人想换 iPhone 12
- YouTube|谷歌极力推动YouTube用户变现:在视频中加入商品链接 从交易中抽成30%
- G|运营商下架多款4G套餐为5G让路,用户体验恐受影响
- 用户|调查显示 Android 用户每 10 人就有 3 人想换 iPhon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