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司马迁给当权者上了一堂经济课,可谓石破天惊!

司马迁倾注了极大热情和智慧为治政者们上的这一堂经济课 , 长时间里鲜有知音和共鸣 。 班固著《汉书》就对他的《货殖论》和《平准书》提出了批评 。
"天下熙熙 , 皆为利来;天下攘攘 , 皆为利往" 。 这是司马迁说的 。 太史公说这话不是愤世嫉俗 , 也不是做心灵鸡汤 , 而是要为我们上一堂经济课 。
崇奢 , 还是崇俭
看《史记》 , 有人说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史学巨著 , 也有人把它当文学作品看 , 其实它里面还蕴藏着丰富的经济学 , 这主要集中在《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中 。
在这两本书中 , 司马迁认为人天性是逐利的 , 而且没有什么不对 , 所谓"富者 , 人之情性 , 所不学而俱欲也" 。 这句话有石破天惊的意味 , 因为在此之前的诸子百家和统治者无不重义贬利 。
《论语》说"君子喻于义 , 小人喻于利" , 《道德经》说"罪莫大于可欲 , 祸莫大于不知足 , 咎莫大于欲得" , 就连司马迁的老师董仲舒也说"正其义不谋其利" 。
但道德的高标无法掩盖人性的现实 , 经济决定道德而非道德决定经济 , 哲学可以理想化 , 经济学必须务实 。 在现实中重利轻义的人是有的 , 他们被称为君子 。
但社会上不可能人人都是君子 , 人因为自私所以才有了理想 , 在一个人人利他的社会里理想也就消失了 。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 , 司马迁认为不能回避欲望、利益 , 享受、逐利是人的本性 , 不用学习即人人拥有且无法抑制 , "若水之趋下 , 日夜无休时 , 不召而自来 , 不求而民自出" 。
既然逐利是客观的、享受是正当的 , 那么鼓励致富、鼓励消费也就是自然的 , 这一点司马迁的看法也与大多数人不同 。 之前诸子百家多崇尚节俭、克制欲望 , 继而抑制消费需求 。
司马迁认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 , 口欲穷刍豢之味" , 美好的东西"皆中国人民所喜好" , 正是因为大家自觉追求这些东西 , 同时也努力创造这些东西以换取别人的成果 , 所以经济才得以繁荣 。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认为人们每天需要的食物不是来自面包师、屠户的恩惠 , 而出自他们为自己谋利的打算 。 这就是"经济人"的概念 , 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司马迁的认识与此相同 。
富国 , 还是富民
司马迁|司马迁给当权者上了一堂经济课,可谓石破天惊!
文章图片

自从有了国家 , 百姓的一切行为无不与国家产生关联 , 尤其是经济活动 。 出于强化集权的需要 , 历代统治者往往最关心富国强兵 , 当然也认识到实现"上富"必须先"下富" 。 孔子说"百姓不足 , 君熟与足"、"民不富 , 难以施仁" , 虽然也强调了民富 , 但只把这个看作实现国富的手段 。
也有人认为国富与民富其实是相矛盾的 , 商鞅说"民弱国强 , 民强国弱 , 故有国之道 , 务在弱民" , 赤裸裸地道出了心机 。 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对人和一切资源的全方位控制 。
民富不富是次要的 , 首要的是国富 。 商鞅或许认为早他200多年的管仲虽然通过改革创造了经济奇迹 , 但由于过分强调富民而削弱了国家的力量 , 所以"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仅昙花一现 。
孔子是儒家 , 商鞅是法家 , 在民富还是国富的问题上儒家更容易赢得人心 , 而法家更容易为统治者接受 。 司马迁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儒家 , 又讨厌法家的做法 , 《货殖列传》引用了管仲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 并进一步阐释为"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 国家不仅要富裕更要安定 , 那就得让百姓"知礼节" , 百姓只要富足了自然会"知礼节" 。
"货"指的是财富 , "殖"指的是增长 。 财富的增长首先来自于经济个体 , 人们通过劳动获得了财富 , 不仅实现了富裕而且会更渴盼稳定 , 这是国家安定的基础 。 国富、民富不是对立的 , 也不是因为国富所以才要"使民富" , 它们其实是融合于一体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