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请就位|第一次上综艺,就这么敢说?

全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演员请就位|第一次上综艺,就这么敢说?
文章图片
上周,《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正式播出了!
延续上一季的热度,观众对本季的讨论也是有增无减。
所以,小剧也去看了这档刚上线不久的综艺。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
综艺模式和第一季一样:导演选角真人秀。
新老演员逐一PK演技,分别加入导师的战队。
导师有谁?
陈凯歌、尔冬升、赵薇、郭敬明。
陈凯歌不用多说,他对“演员”二字,从来都有自己的看法▼
赵薇依旧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定位▼
郭敬明选择演员,还是直觉胜过一切▼
以上三位导演大家都很熟悉了,都是第一季的导师。
但还有一位可能年轻一点的观众未必知晓,他就是新加入导师战队的香港导演尔冬升。
因为他曾经也是一名演员,知道演员很多时候是一个被动的职业▼
转型做导演之后,深知导演和演员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对如今的影视剧市场也有自己的定位,市场需要流量,演员也需要知名度▼
看尔冬升的访问,觉得他所说的,和其他导演并无太大的区别。
但一夜之间,他的名字刷爆了小剧的首页。
以前,观众只知道尔冬升有多重身份,演员、编剧、导演、监制等等,如今,在《演员请就位》这档综艺里,观众见识到了他的严格与犀利。
节目播出后,尔冬升的点评引来了热议。
他对年轻演员的严格一直在热搜上,关于他的话题讨论居高不下。
很多观众的评论都是支持尔冬升的观点的。
第一集看下来,小剧感受到了这档真人秀节目,又是导师比学员更有热度。
其中,最有热度的,就是——尔冬升。
12个字概括:不留情面、敢说敢讲、专业度高!
网上一片叫好,小剧也想跟大家来说说尔冬升。
01 他这么敢说的吗?
这是尔冬升第一次上综艺,用他的话说,因为香港的疫情还没有结束,很多项目搁置,才有了参加综艺节目的念头。
别看镜头前的尔冬升会自我调侃▼
一旦进入导师这个角色,他的严格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玩票的性质吗?
一点也不!
演员们要小心了。
演员这个行业,需要有坚定的心智,才能抵抗各种压力。
那么,在已经播出的第一集节目中,尔冬升到底给出了什么样的点评让那么多观众连连点头?
剧本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表演者:陈宥维、王楚然。
细心的观众肯定已经发现,两位演员在表演的过程里,尔冬升就已经露出了一丝凝重的表情▼
表演结束,伴随着其他演员“肯定”的赞美声,尔冬升长舒一口气,露出了无奈的表情。
显然,他对这段表演很不满意。
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指出了整段表演的观感:
演得很吃力,看得很辛苦。
不仅如此,就连没有表演经验的观众,仅凭肉眼也能看出这段表演用力过猛、痕迹很重。
问题出在哪里呢?
对于王楚然来说,外形条件并不能弥补演技的不足。
尔冬升直言,做演员最怕的就是大众脸,这样很没有性格。
而且,在尔冬升眼里,陈宥维更糟糕,表情管理失控,演戏连五官都没有办法控制。
尔冬升的点评真的很注重演员在表演上细节的差池。
就算做流量,也是有市场限制的。
尔冬升导演的点评,句句犀利。
但好的导师,不仅要指出学员的不足,更重要的是给出解决的方案。
好的点评,是面向创造性的。
打磨演技仍旧是演员必备的素养。
还要有直面自己没有演戏天分的尴尬境地。
小剧听完尔冬升对第一个表演的点评,觉得很有道理。
他不仅能清晰的认准市场的长期需求,更能一针见血的指出目前一些年轻演员身上的演技短板。
不碍情面,虽然严厉,更多的是寄予希望。
流量和演员始终是有区别的。
固然残酷,却不无道理。不是为了毒舌而毒舌,而是真的有自己的经验和标准。
剧本二:《我和我的祖国》
表演者:王智、张大大。
看完整段表演,小剧的第一观感是:张大大在干什么?
与昔日恋人再次相遇,眼神涣散且游离,没有意外,更多的是心虚▼
高远这个角色台词本就不多,要让观众入戏,眼神尤为重要。
显然,张大大的表演和王智像是在两个不同的时空。
一个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另一个眼里一点故事都没有。
观众感受不到男主人公因为国家情怀而对恋人的愧疚。
非常拙劣的表演。
对这个表演,尔冬升一点情面也不讲。
直接给出“无语”二字。
接下去,一句比一句狠。
演戏没眼神▼
演得像一个小偷▼
甚至给人一种,女演员讲太多了,想揍她的感觉。
在尔冬升看来,任何解释都是在为自己推脱。
演好戏就是演员的第一天职,演得不好说再多也没有意义。
压力谁都有,不行就是不行。
每一句话都直击痛点。
但这就是尔冬升!
他用自己独到的眼光,说出了很多内地导演在做节目时候会去回避的问题。
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也许有人并不完全认同他的观点,但严厉之外,观众看到的,更的多是诚意与关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