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华夏族与华夏诸国1

【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华夏族与华夏诸国1
华夏族与华夏诸国1一、华夏族华夏族是黄河流域的最早居民 , 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 。 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 , 南达鄂西北 , 东至豫东一带 , 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 。 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 。华夏先民分为许多部落 , 活跃于黄河中下游 , 自黄帝时统一为华夏部落联盟 。 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 。 其中炎帝和黄帝为共主 。 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华夏族于商周时期迁往江汉平原 , 往后南迁至南部更深远的区域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 , 华夏族在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起源并逐渐发展 , 进入新石器时期以后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 公元前2700年 , 传说陕西中部地区有一个姬姓部落 , 首领是黄帝 。 其东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 。 他们都源于原始农耕氏族少典氏 , 但双方经常发生摩擦 。 两大部落在中原地区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 , 黄帝打败了炎帝 , 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 , 并攻占了周边各个部落 , 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远古传说 , 还描述了汉族先民曾经历漫长的原始公社制时代 。 在黄帝以前 , 经过“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的阶段 。 关于黄帝的传说 , 则标志着由母系氏族部落转化为父系氏族部落 , 并已进入部落联盟阶段 。 在黄帝之后相继以禅让的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 , 被认为是黄帝的子孙 。公元前21世纪 , 中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制时代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 阶级社会已经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土地上 。 黄河中游的炎帝与黄河中上游的黄帝发生阪泉论战 , 炎帝小宗归入黄帝大宗 , 黄帝从此成为人文道统的始祖 。 炎黄重新合并成为华夏族 , 少典氏族又重归一统了 。夏商周是也是大一统 , 为天下制度 , 官方有标准的文字和官话 。 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秦朝 , 中国至此进入中央集权制 , 帝国模式 。华夏族在经历秦乱 , 马上又建立华夏王朝——大汉王朝 , 刘邦为天子 。 这时北方的匈奴等部族已经逐渐强大 , 在经过休养生息的几代人后 , 大汉开始向这些日夜骚扰的游牧族群发动了反攻 , 匈奴游牧联合被击溃 , 逃亡欧洲 , 至此没有再回中土半步 , 至此汉王朝的名声逐渐被东西方世界国家所敬仰和赞誉 , 汉族成为华夏族一个荣誉称呼 , 延续至今 。二、华夏文明华夏文明亦称中华文明 , 以礼乐为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汉语为源泉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 在历史上一脉相传 。夏 , 大也 。 中国有礼仪之大 ,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 , 谓之华 。 华 , 夏一也 。 华夏皆谓中国 , 而谓之华夏者 , 言有礼仪之大 , 有文章之华也 。 中国者 , 聪明睿知之所居也 。 万物财用之所聚也 , 贤圣之所教也 , 仁义之所施也 , 诗书礼乐之所用也 。 “亲被王教 , 自属中国 , 衣冠威仪 , 习俗孝悌 , 居身礼义 , 故谓之中国” 。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 。 从字义上来讲 , “华”字有美丽的含义 , “夏”字有盛大的意义 , “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 。 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 。 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华夏文明的思想核心是神道设教、礼乐教化 , 严华夷之辨 , 推崇仁义礼智信 。 易学是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根本 。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 , 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的华山与夏水之间分布著许多部落 , 比较重要的有后来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等 。 炎、黄两部落融合成的“华夏民族” , 即为“炎黄子孙” 。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 , 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 , 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族的始祖 。 黄帝之后 , 最著名的有唐尧、虞舜、夏禹等人 。 禹系夏后氏部落之领袖 , 姒姓 , 又称夏禹、大禹 。 夏大禹治水有功 , 继位于舜当了中原各部落之共主 , 成为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六千年前 , 华夏族学会了种植小米的农业技术 。 粮食渐渐充足 , 不再像游牧民族那样缺乏食物 , 使得华夏族的人口很快的增长 。 于是华夏族开始为生存空间而扩张 , 向四方的其它民族掠夺土地 , 土地的争夺也发生在华戎之间 。 但是对华夏族更有吸引力的是东方适于农作的肥沃土地 。华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大地湾文化(甘肃天水一带)和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一带) 。 又于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长城沿线及河套地区 , 南达鄂西北 , 东至豫东一带 , 西到甘、青接壤地带建立了仰韶文化 。 再于距今约4600-4000年在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地区建立龙山文化 。华夏先民分为大大小小许多个部落 , 活跃于黄河中下游 。 其中比较著名的首领有太昊(伏羲)、少昊(白帝)、颛顼(黑帝)、黄帝、炎帝(赤帝)、帝喾(高辛氏)、祝融、伯益、舜帝、尧帝 。 其中炎帝和黄帝为共主 。 华夏族在黄河流域留下众多的文明遗址 。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在中原为争夺部落联盟首领而爆发了阪泉之战 , 炎帝部落战败 , 并入黄帝部落 , 炎黄联盟初具雏形 。 华族从而占据了中原 , 开始创造华夏文明 。 在中原更东的山东一带 , 还有许多小部族 , 被称为夷 , 曾经在东方有一个夷国 , 被商朝灭掉 , 后来东方就被叫做夷 , 开始并无贬义 。 到周朝时期开始“文化” , “东方曰夷” , 又称为“东夷” , 有“东夷 , 西戎 , 南蛮 , 北狄” , 统称“四夷” 。后来炎黄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了东夷集团的九黎部落联盟首领蚩尤 , 把联盟势力扩大至今日的山东境内 。 后又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为主体 , 与山东境内的东夷部落组成了更庞大的华夏部落联盟 , 华夏族源基本固定 。 公元前2070~前256年黄河中下游华夏族先后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 。华夏文明的主要特征是独特的道德礼仪 。 《唐律疏议》曰:“中华者 , 中国也 。 亲被王教 , 自属中国 , 衣冠威仪 , 习俗孝悌 , 居身礼义 , 故谓之中国 。 ” “习俗孝悌”是指的《孝经》 。 《战国策·卷十九·赵策二》中又云:“中国者 , 聪明睿知之所居也 , 万物财用之所聚也 , 贤圣之所教也 , 仁义之所施也 , 诗书礼乐之所用也 , 异敏技艺之所试也 , 远方之所观赴也 , 蛮夷之所义行也 。 ”即中原地方 , 是聪明有远见的人居住之地 , 是万物财用聚积之地 , 是贤圣实行教化之地 , 是仁义施行之地 , 是《诗》《书》《礼》《乐》运用之地 , 是奇异精巧技能试行之地 , 是远方国家观摩向往之地 , 是四方少数民族效法之地 。(1)诸子百家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诗书礼乐的王官教育 , 都推崇君臣父子之礼和夫妇长幼之别 , 也都信奉圣王政治 。 春秋时代王室衰微 , 诸侯争霸 , 学者们便周游列国 , 为诸侯出谋划策 , 到战国时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传统上关于百家的划分 , 最早源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 。 他在《论六家要旨》中 , 将百家首次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等六家 。 后来 , 刘歆在《七略》中 , 又在司马谈划分的基础上 , 增“纵横、杂、农、小说”等为十家 。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袭刘歆 , 并认为:“诸子十家 , 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 ”后来 , 人们去“小说家” , 将剩下的九家称为“九流” 。(2)五常诗、书、礼、乐、易 , 合称五经 , 五经对应五常 。 经 , 常也 。 有五常之道 , 故曰《五经》:《乐》仁、《书》义、《礼》礼、《易》智、《诗》信也 。 人情有五性 , 怀五常 , 不能自成 , 是以圣人像天五常之道而明之 , 以教人成其德也 。“谓仁、义、礼、智、信也 。 仁者 , 不忍也 , 施生爱人也;义者 , 宜也 , 断决得中也;礼者 , 履也 , 履道成文也;智者 , 知也 , 独见前闻 , 不惑於事 , 见微者也;信者 , 诚也 , 专一不移也 。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 , 仁也;羞恶之心 , 义也;恭敬之心 , 礼也;是非之心 , 智也 。 仁义礼智 , 非由外铄我也 , 我固有之也 , 弗思耳矣 。 ”(3)六经所谓“六经” , 指的是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 , 曰:《诗》《书》《礼》《易》《乐》《春秋》 。 这六部古籍并非孔子所作 。 孔子本着“述而不作 , 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的原则 , 只是对这六部古书作了整理的工作 。 《国语·楚语上》记载包含了这六部古书 。《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六经体系是华夏文明继承和发展的源头 。 “《诗》、《书》、《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 , 以为大义 , 谓之六艺 。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 , 仁之表也;诗以正言 , 义之用也;礼以明体 , 明者著见 , 故无训也;书以广听 , 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 , 信之符也 。 五者 , 盖五常之道 , 相须而备 , 而易为之原 。 故曰‘易不可见 , 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 言与天地为终始也 。 ”“《诗》《书》具其志 , 《礼》《乐》纯其养 , 《易》《春秋》明其知 。 六学皆大 , 而各有所长 。 《诗》道志 , 故长于质 。 《礼》制节 , 故长于文 。 《乐》咏德 , 故长于风 。 《书》著功 , 故长于事 。 《易》本天地 , 故长于数 。 《春秋》正是非 , 故长于治人 。 能兼得其所长 , 而不能遍举其详也 。 ”在华夏文明中 , 五经是诸子的思想源头 , 也是诸史的评判标准 , 同时还是文艺创作的指导原则 。从历史的角度看 , 经学规定了华夏文明的大本大源 , 在历年层面塑造了华夏族群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 塑造了我们祖先共同的生活方式 。 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 , 华夏族群才能历经二千余载 , 虽然曾经车驾奔驰 , 战乱频仍 , 曾经南北分裂 , 夷狄入侵 , 曾经神州荡覆 , 宗庙丘墟 , 但文明之毫光 , 未曾一日隐没于荒蛮 , 族群之理想 , 未曾一日熄灭于天壤 , 从而缔造文化统一、生生不息的局面 。 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 , 华夏历史虽然历经王朝更迭 , 而政治制度的建构 , 社会改革的推动 , 始终有一个根本的价值标准 , 不管政制如何变化 , 都不离文明之大系 。 正是有了经学的存在 , 社会生活中的冠、婚、丧、祭各种礼仪 , 不论如何损益 , 总能维系社会生活的理想价值 , 衣冠文物 , 代代因袭损益 , 但不变的是对有礼义的生活的追求 。 可以说 , 要真正深入华夏的历史 , 必须深入历史的深层内核 , 而历史的内核便在经学之中 。【更多精彩文章 ,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