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聊斋|如何生存下去呢?,华为的芯片设计子公司海思在一波波打击中


科技聊斋|如何生存下去呢?,华为的芯片设计子公司海思在一波波打击中
文章图片
2019年5月16日 , 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 , 所有的美国公司 , 必须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方可出货给华为 。 申请许可是外交辞令 , 一般的情况下是不准 , 到目前英特尔和AMD经过多伦申请 , 获得许可 , 而高通、美光、赛灵思等对华为至关重要的芯片公司还都没有获得许可 , Google、微软等软件公司也停止对华为出货与支持 。
第一波禁令
海思成华为存活下去的重中之重 , 营业额爆发性增长68.3% 。
此时海思成为华为的续命丹 , 海思全力开发各式各样的IC , 以替补美商无法供应的缺口 。 美国禁令 , 促成海思爆发式增长 。 估计海思营业额2019年约为843亿元人民币 , 较2018年的501亿元人民币 , 大幅增68.3% 。
从台积电看 , 海思是台积电的第二大客户 , 估计2019年海思对台积电下单金额约1,529亿元 , 占台积电营业额约14% 。
【科技聊斋|如何生存下去呢?,华为的芯片设计子公司海思在一波波打击中】海思在2019年表现亮丽 , 母公司华为也保持两位数成长 , 2019年华为营业额达人民币8,588亿元 , 较2018年的人民币7212亿元 , 成长19.1% 。
这在美国政府看来 , 第一波制裁对华为效果不大 , 无法遏止华为的成长 , 尤其是华为在5G的进展依旧犀利 , 在国人的爱国热情影响下 , 华为在国内5G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大量订单 , 在加速建设5G设施 。
第二波禁令
禁止半导体厂代工 , 制裁升级斩断海思最后退路
今年5月15日 , 美国商务部发布新禁令 , 除非获得供货许可 , 否则半导体厂商禁止将含美国技术与软件的产品 , 卖给华为及113家华为子公司 。 这是美国对华为禁令的第二波升级 。 主要锁定目标是禁止晶圆代工厂替华为、海思代工 。
其中华为依赖最深 , 肩负华为IC开发重任的海思半导体 , 是此次升级版禁令的最大受害者 。
海思是所谓的无晶圆厂(Fabless)公司 , 公司负责设计IC , 设计完成后 , 将IC的生产委托晶圆代工厂生产 。 没有晶圆代工厂可以替海思代工 , 这等于斩断海思的生路 。
华为、海思陷入苦战 , 处境严峻
面对美国这种铺天盖地的封锁 , 海思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 , 成为华为及海思重要的课题 。 对华为、海思而言 , 最重要的是保留 , 好不容易才建立的优秀IC设计团队 。
这几个月间 , 华为、海思已有一些工程师挂冠求去 , 另觅新巢 。 更麻烦的是8月17日美国发布对华为的第三道禁令 , 斩断所有半导体对华为出货的管道 , 华为公司被推到极度危险的境界 , 华为的首要任务是考虑如何活下去 , 海思的处境也更加严峻 。
华为这些年来 , 经营绩效好 , 公司底子深厚 , 再加上有中国政府的支持 , 华为的生存应该不是问题 。 麻烦的是美国制裁一波又一波 , 并且一波比一波强劲 , 华为、海思原本为加速发展而招聘的大量研发人力 , 顿时成为头痛的问题 。
海思的生存之道:转型IC设计 , 开发EDA、FPGA
为了稳住研发人才 , 海思必须另谋生路 , 维持公司运转 , 工程师才不至于大量流失 。
目前海思的可行之策是将公司商业模式转型为IC设计服务 , 一方面开发各种硅芯片IP , 另一方面可以替其他公司开发IC 。 举例而言 , 海思可以替小米开发IC , 由小米制订规格 , 海思负责开发 。 开发完成后 , 小米负责下单给晶圆代工厂代工 , 生产小米品牌的IC , 供小米使用 。
透过此种设计服务的商业模式 , 海思可获得开发费用 , 并且可对每颗IC抽取佣金 , 以维持海思的生存 。
除了设计服务外 , 海思还可以积极开发自己的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 以摆脱美国的束缚 。
除此之外 , 海思可以积极开发FPGA(现场可程序化逻辑阵列) , 虽然没有晶圆代工厂的支援 , 海思可以与友好的IC设计公司合作 , 双方共同开发 , 共享知识产权 。 FPGA开发完成后 , 由合作的IC设计公司负责投片生产销售 , 海思收取权相关费用 。 如果美国以后放宽对华为海思的制裁 , 海思即可生产自己的FPGA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