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文章图片

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文章图片

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文章图片

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文章图片

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文章图片

周冲的影像声色|15岁女孩残忍弑母132天,中国式父母的遮羞布,终于被揭开了


周末翻心理学书 , 看到一个专家讲了一个故事 。
非常有感触 。
一位母亲做心理咨询 , 说孩子非常偏激 , 不求上进 , 一点都不体贴 。
他只问了一个问题 , 就知道孩子是什么状况 。
他问 , “孩子第一次系鞋带时 , 打了个死结 , 从此你就不再给她买有鞋带的鞋子?”
母亲点了点头 。
专家接着说 , “孩子第一次洗碗 , 打碎了一只 , 从此你就不让他靠近洗碗池?”
母亲说:“是 。 ”
专家又推断 , “孩子第一次叠被子 , 用了两个小时 , 被你嫌弃笨手笨脚了 , 对吗?”
母亲回应:“对 。 ”
专家继续推测 , “孩子出来找工作时 , 你动用了自身的资源 , 替他谋得一个好工作 。 ”
这时 , 母亲惊奇得从椅子上站起 , 问 , “您怎么知道的?”
答案就在那根鞋带上 。
孩子不会系鞋带 , 母亲的第一反应不是教他怎么系 , 而是换双鞋 。
看似简单省事 , 却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做不好的事就不用做了 ,
生活里走马观花 ,
事业上浅尝辄止也没关系 ,
等着母亲给自己善后就行了......
专家悲观地说 , “当他生病时 , 你就得带他去医院;当他结婚时 , 你得给他准备房子;当他没钱花时 , 你得给他送钱去......”
母亲所做的一切 , 几乎没考虑过孩子的感受 , 但结果趋同:
她的所有付出 , 扼杀了孩子的所有可能 。


中国式的父母 , 喜欢用“指望”这两个字 。
“你要出息点 , 我下半辈子就指望你了 。 ”
这种话我们听得多了 , 就习以为常:孩子“报恩” , 天经地义 。
但李雪却说 , “必须指望一个人 , 自己才能活 , 在大自然里 , 寄生虫才这样 。 ”
过高的期待 , 会以爱之名 , 摧毁孩子的健康心理 。
5月23日 , 发生了一起恶性事件:15岁女孩瑶瑶在家中勒死了母亲 。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更何况是至亲之人 。
——这么说并非是为凶手脱罪 , 而是为了引发更多人警惕 。
正如新京报所说的 , “在这场悲剧中 ,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得到关注 。 ”

瑶瑶母亲是一名精英律师 , 也是一名单亲妈妈 , 她把所有精力、金钱 , 都投在女儿身上 。
她曾说 , “有缺口的爱虽不完美 , 但想在不完美中爱到极致 。 ”
这种极致的爱看似无私 , 其实私心很明显:
希望女儿完全按照自己规划的路走 。
在这个过程中 , 她对女儿的要求成了一种规则 。
她要求女儿必须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
她不接受女儿的任何反驳;
还禁止女儿去见生父 , 擅自调查女儿的交际圈......
她给了女儿最好的一切 , 唯独看不见女儿真正的需求 。
瑶瑶曾对母亲说 , “你虽然给了我这么多 , 但从不考虑我的精神感受 , 不考虑我是怎么想的 , 你让我不快乐 。 ”
正是这种“不快乐” , 使瑶瑶从天使变成了恶魔 。

有人说 , “为你好”三个字 , 是无数孩子心中的恐怖童谣 。
类似一种条件反射:
一听到《小白船》 , 脑海中就浮现张东升推岳父岳母下悬崖的场景 。

一听到“为你好” , 想到的则是对父母的愧疚 。
一听到“我为你付出这么多” , 想到的是对父母亏欠 。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答:
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态度吗?

其中一位答主说起一个小故事 。
有一次 , 他看到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到肯德基 。
买完儿童套餐 , 他对孩子说 , “你吃这一顿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 ”
何其可悲 , 当爱成了一种明码标价的实物 。 付出就成了一种勒索 , 一种道德资本的累积 。
李雪曾经说过一段话:
“活在充满付出感的道德资本中的人 , 其实并不爱对方 。
也就是说 , 如果父母一辈子陶醉于为孩子付出一切的道德感中 , 意味着他们没有真正爱过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