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评】又是一年中秋至 月圆人圆家国情

又是一年中秋至 。 暑退九霄净 , 皓月丽天 , 澄如玉宇 。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 , 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 据史籍记载 ,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 。 及至魏晋 , 有“谕尚书镇牛淆 , 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 到唐朝初年 , 中秋节已成为固定节日 , 《唐书·太宗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 , 到明清时 , 已与元旦齐名 , 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
中秋节有着独特的民族精神内涵 , 蕴藏、流淌着民族血脉的传统文化基因 , 积聚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情感意蕴 , 牵引着中华儿女的情感归依 , 塑造着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追求 。 它是中华民族的基因纽带 , 承载着国人对团圆美满的期盼 , 饱含着深沉浓厚的家国情怀 , 激起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情愫 。
中秋千百年来为中华儿女所共享 , 无论是唐代诗人王建“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情怀 , 或是北宋苏轼对“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的期盼 , 苏澈笔下“离别一何久 , 七度过中秋”的感触 , 都是亲情与智慧的凝聚和集结 , 是诗人期望国家强大、民族昌盛的赤子情怀和盼望幸福的追求 。 中秋文化早已融进民族血液 , 融合在的人民骨髓里 , 传承着浓浓的爱国情 , 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 增强了13亿多中国人民筑梦路上的文化自信 , 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 。
中秋是华夏文化中最寓意美满与团圆的节日 。 中秋之意 , 在于丰收与美满 , 风雨调顺 , 五谷丰登 , 人月两圆 。 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中 , 先民就有了“如月之恒 , 如日之升”的咏唱 。 千百年来 , 先人借助拜月、祭月、舞火龙、舞草龙、点灯塔、放天灯、砌宝塔、烧斗香、饮桂花酒等民俗活动 , 创造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圆融互通的和谐文化 。 望月怀思是其重要的文化标签 。 家国之思 , 激荡理想与情怀 , 中秋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 , 是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团结的历史见证 , 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认同、凝聚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 熔铸着中华儿女的魂魄 , 砥砺着“乘风好去 , 长空万里 , 直下看山河”的奋进力量 。
中秋是怀远思亲的传统节日 , 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和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 ,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 它将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完美契合 , 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 , 连接着使命与追求 。 从千里边关的戍边将士到贫困山区的扶贫干部 , 从远在万里的援非医生到跨国列车上的乘务人员……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 服务人民 , 奉献国家 。 他们在每年中秋佳节到来之际 , 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 牺牲小家为大家 , 这是对国家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 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担当的使命追求 , 凝聚起勇于创新、不断奋进的信心与力量 。
中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符号 , 是传承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 , 不断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 我们要了解中秋的起源 , 了解祭月、赏月的民俗以及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经典典故 。 通过诵读文人墨客咏月颂月、借月抒怀的不朽佳作 , 领略中秋月圆之夜皓月当空、至亲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 , 体会阴晴圆缺中渗透的哲学道理 , 感悟“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 体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涵 , 让传统节日激发起人民的爱国主义向心力 , 构筑起家国统一的群体意识 , 凝结起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最大公约数涵育国人的家国情怀 , 培育更为深厚、坚定的文化自信 。
文化如水 , 源远流长;明月如镜 , 映照古今 。
【【社科网评】又是一年中秋至 月圆人圆家国情】站在新中国成立71周年的历史坐标上 , 赓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与广度 , 我们不仅要让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照进现实 , 更要将蕴含其中的家国情怀转化为新时代爱国奉献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行动 , 凝聚中国持久发展的力量 , 心往一处想 , 劲往一处使 , 努力书写新时代奋斗者的完美答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