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法|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在退化


新书法|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在退化
文章图片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 它的衰落始于自上个世纪初 , 在经历了几次书写工具的革新后 , 被中国人使用了数千年之久的毛笔终于无可奈何地彻底淡出实用领域 。 而依托于毛笔的书法也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遭遇了自它诞生以来未曾有过的新变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古老的书法进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 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 , 在展厅视觉和展览机制的主导下 , 书法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变 , 高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 也无可避免地影响着书法 , 传统书法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时代嬗变 。
时代嬗变之一:
视觉功能得到空前的张扬
在古代社会 , 书法具有表意识读和视觉审美两种功用 。 而现代社会 , 脱离了实用的书法其表意识读功能已经弱化 , 视觉审美成为其主要功能 。 人们在展厅中欣赏书法多是“看” , 很少“读” , 即使欣赏古代书法 , 也主要关注笔墨线条的美 , 除非学者 , 一般书家很少留意书法作品所蕴含的诗意文心和文史价值 。
同所有视觉艺术一样 , 展厅成为书法主要的展示空间 。 当书法从小小的书斋来到现代化的展厅时 , 客观环境的改变 , 人们的审美体验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 现代化的展厅无论是空间还是视野都极为宏阔 , 这使得一些在书斋里感觉还不错的作品到了展厅开阔的墙上就显得拘谨小气 , 一副文弱的样子 。 当众多书法作品集中起来展示时 , 那些线条充满张力、形式感强的作品气场很大 , 夺人眼球;相形之下 , 较为平和的书法特别是那种自然书写的作品 , 则显得平平淡淡 , 少人关注 。 现代展览方式促使书家在创作理念和方法上发生了变化 , 关注点转向了造型与空间构成 , “设计”的痕迹增强 , 一些书家刻意将字写得夸张变形 , 以强化视觉冲击力 。 书法的视觉化嬗变 , 让当代书家笔下的作品在动与静的轴线上向“动”的方向偏移 , 多了一些张扬恣肆、安排造作的元素 , 少了一些从容安详、恬淡自然的韵致 。
新书法|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在退化
文章图片
在展厅文化的影响下 , 书法的视觉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张扬 , 由此衍生而来的是各种增强书法视觉美的技术和手段 。 比如 , 近20年来书法界对形式制作十分热衷 , 不仅发明了很多拼接的新花样 , 而且还在染色、作旧上下了很大一番功夫 。 这种形式制作开始确实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 但当满展厅都如此时难免令人生厌 。 形式是外在可视的 , 美的形式确实能够给人带来美感 。 但形式制作也有“度” , 不能本末倒置 , 为形式而形式 , 将书法展览搞成“时装秀” 。 近几年在中国书协的引导下 , 这股强劲的制作之风总算渐渐趋于理性 。 与书法的展厅陈设和形式制作相关联的现代装裱技术 , 在这20多年间也得到了空前提升 , 装裱的材质、款式与传统技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 发生了质的飞跃 。 书法作品穿上现代化的新衣非但没有失去原有的古雅 , 反而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 再加上展厅中灯光的运用 , 使观赏书法作品成为一种视觉的享受 。
总之 , 在现代化进程中 , 书法在视觉审美上得到了很大提升 , 但与此同时又失去了什么呢?从表象上看 , 当代书家笔下的书法在形质上与古人的书法没有多大差别 , 在形式制作上甚至还有所创新 , 但内质里还是一样的吗?当一切表面的喧嚣与热闹慢慢沉寂下来后 , 当代书家不妨作一番冷静思考 。
【新书法|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在退化】时代嬗变之二:
从实用走向“纯艺术”
在古代社会 , 书法是“读书人”必备的技能 , 只要是“读书人”就与书法密不可分 , 笔墨伴随终身 。 现代社会人人都是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 但能拿毛笔写好字的人却很少 , 书法成为少数专业人士的艺术 , 大众对书法的审美能力正在渐渐退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