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客曰:“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你这里 , 何以成了“为善去恶的前提是致良知”?答曰:我这个说法是针对当下世道说的 。 虽然大学说“致知在格物” , 这一想似乎格物在致知之前 , 则套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那就会有你的困惑 , 因为按理则为善去恶既是格物了 , 那致良知本在格物之后 , 那不应该是致良知的前提是格物即为善去恶吗?但问题是孟子是个儒家中性善派 , 王阳明说人人可做圣贤 , 则王阳明自然也是性善论者 。 就性善论来说 ,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 ”看到没 , 在孟子的体系中 , 人天然性善 , 故而良知在孟子看来是“生而知之” 。 所以孟子曰:“恻隐之心 ,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 人皆有之 。 恻隐之心 , 仁也;羞恶之心 , 义也;恭敬之心 , 礼也;是非之心 , 智也 。 仁义礼智 , 非由外铄我也 , 我固有之也 , 弗思耳矣 。 故曰:‘求则得之 , 舍则失之 。 ’”那么对于一个天然的性善论者良知本身是先天觉醒的 , 其四端是与生俱来的 , 这样的人为善去恶是本性本心的自然流露 , 故而为善去恶之格物自然就在致良知之前了 。但今日之天下并非儒家主政 , 而马克思之逻辑推演的结果是性恶论 。 性恶和性善本就南辕北辙 , 故而就王阳明的心学来说 , 其格物的对象和目的本身发生了变化 。 在如今格物的首先问题不是为善去恶 , 而是格出本心本性之“所不虑而知者” 。 这就是时代人心的古今不同之处 。 你若是拘泥于教条而无视实际世道人心之情况 , 那就会有此一问 。 故而我说:“为善去恶的前提是致良知 , 没有良知的人如何能为善去恶呢?”你不能断章取义的看 , 因为我后面还有“没有良知的人如何能为善去恶呢”这句话 。 故而当今之人首在理清四端 , 恢复良知 , 这种格物必在为善去恶之前 。 说的通俗一点 , 就是先要“明心见性” , 虽然这是禅宗之言 , 但用在此处再合适不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