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能|人脸拍不到 步态可追踪( 二 )


不看脸也识人 衣着、步态、配饰都可进行轨迹跟踪
2016年上半年 , 公司开始正式涉足安防 。第一笔订单来自广东省公安厅 , 任务是做人证静态检索 , 即通过天网拍到重点人员照片 , 从人口库中检索具体信息 。广东省公安厅将云从科技的系统与国外系统作比对 , 结果前者比后者领先了一个数量级 , 且命中率达到50%以上 。截至2020年9月30日 , 云从科技的火眼、鹰眼实战系统已实现公安战果5万起 。
硬核战绩来自雄厚的科技实力 。要让机器更靠谱地识别人脸 , 摆脱因角度和光照带来的误差 , 云从科技设计了一个包括91个摄像头的摄像头阵列 , 可同时采集一个人不同角度的人脸 , 采集结构化数据;搭建了光环境实验室 , 模拟强光、弱光、逆光、顺光、太阳光、星光、室外车灯光、室内照明灯光等各种光源 , 看不同光源下人脸的变化情况 。
“再加上3D结构光等技术 , 我们可以把人脸识别的误识率做到亿分之一 , 相当于1亿次尝试冒充别人去验证 , 只有一次机会的概率通过 。”周曦说 。但如果摄像头拍不到人脸 , 怎么办?从2017年开始 , 公司开始跨镜追踪技术的研究 , 采用不同的摄像机识别同一个人的衣着、步态、配饰等 , 进行轨迹跟踪 。这一技术不仅能应用于抓逃犯 , 还能帮助寻找走失的儿童、老人 , 并提升商业运营效率 。这项技术2018-2020连续三年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 并获得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冠军 。
“人脸识别和跨镜追踪技术让人工智能有了眼睛 , 但做识别的目的是要理解人 , 最后是帮助人 。因此我们还要做人工智能的大脑——认知和决策 。”公司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打造的“智慧零售解决方案” , 可快速识别上百名顾客 , 并通过移动轨迹、实时分布了解顾客对哪些区域比较感兴趣 , 帮助商家实现更精细的运营 。
此外 , 云从科技布局扩张至民航领域 , 已覆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105座民用枢纽机场 , 日均服务旅客达百万人次 。
为智慧城市建运行中枢 在穗打造人机协同开放平台
以市场需求倒逼技术创新 , 以技术创新支撑市场需求 。今年5月 , 云从科技提出了在广州打造国内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人机协同开放平台的计划 。
如何理解“人机协同”?周曦告诉采访人员 , 人机协同旨在同时发挥人类和机器的长处 。“相比于理性而冰冷的计算机 , 人类在处理抽象化、情绪化、非逻辑性的问题上似乎有着不可逾越的优势 , 我们只是在大量重复、海量计算和海量记忆上逊于计算机 , 而通过人机协同 , 将这些问题交给计算机 , 就能很好地弥补我们的短板 。”
比如 , 医疗领域主要矛盾是稀缺的专家资源与海量的病患需求 。人机协同技术将通过将医疗专家的知识技能模型化、自动化 , 自动判断过滤90%以上诊疗信息 , 使得医疗专家可以集中处理10%的关键性问题 , 使医疗专家的服务能力扩大了10倍 。
“通过城市级的人工智能基础措施 , 可以帮助个体超越智力、体力、时间和空间的束缚 , 提升人、组织和社会的潜能 。”周曦介绍 , 此次共建的人机协同开放平台定位于广州新型智慧城市智能运行中枢 , 着重在“善政、惠民、兴业”等方面的应用 。它搭载了业界首创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 , 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算力和数据资源 , 采用集约化建设模式 , 一点建设 , 服务全市 , 避免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能力的重复投入 , 为广州市数字政府、城市大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
周曦表示 , 云从科技希望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商业等领域实现产业落地 , “同时把平台开放出来 , 让全社会创业者都可以快速组合技术与应用模块 , 在缺乏数据和技术的情况下进行应用开发 , 快速推动高质量发展 。”
创新感言
“广州发展人工智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 目前尚处于上升阶段 , 但发展速度很快 , 部分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