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很多人会刷知乎停不下来

安慰剂效应:刷的手怎么就停不下来?我们总会有这样的经历,作业写累了,来看一下:这个大V点了赞,去看看;专栏更新了,去留个评论,抢个楼;喜欢的领域有了新的提问,好奇有什么新的回答;关注的问题也有了新的回答,去点个赞……一回头,几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然后为自己刷过头,该做的又没做好懊悔不已。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先举个例子: 我们在复习的背考的时候,总有这样的经历: 打开书,记得时间是1956,念上几遍,好我记得了; 合上书,1859来着,还是1596,1695?再打开书,1965好记得了,结果合上,1965来着??
为啥很多人会刷知乎停不下来
为啥很多人会刷知乎停不下来
打开书总觉得自己记得,合上就又忘了,不打开是无法确认答案的。(薛定谔的答案)
为啥很多人会刷知乎停不下来
这就是安慰剂效应——实际没有经历的事,但却产生了相似经历过的感觉。 这源于一次实验:为了测试新药品的效果,分了两组人,实验组服用新药,对照组服用安慰剂,但两者药效的结果居然相差无几。后面对对照组进行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安慰剂效应。 回到,当我们看到别人高质量的回答,就会产生“这样的答案我也能写”或者说,“就是我写的”错觉;看了别人的经历也觉得是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样,获得满足,然后行为被强化,手停不下来。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刷朋友圈——“我经历了那么棒的生活”或者是“我关心了ta的生活,对ta有了更深了解”的错觉。刷淘宝——还没买,却感到已经在手看电影——感觉和主角一样亲身经历了冒险(包括小电影)。看直播——认为拥有和主播一样的技术。 最可怕的莫过于前面提到的对学习知识产生的幻觉:搜集很多书,资料,学习到位;书匆匆翻完,知识学到手;(读完很多书,却没有提高的原因之一。)上课看着老师做一遍,自己就会了;拍ppt就认为自己非常好努力……所以,学习知识要警惕这些幻觉,放下自己的自尊,一点一点地去消化积累。是什么原因造成安慰剂效应?原因很多:一是镜像理论——大脑存在镜像神经元。它的存在,帮助我们快速理解,模仿,适应这个世界同时,也让我们无法区分现实和虚幻。 二是海德的认知平衡原理。 三是精神分析学里的移情——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寻找另外更容易达到,稍微可以满足的目标。 最后,或许有人问,那我该怎么去“停下”我的手呢? 另一个角度的解答:http://open.163.com/movie/2016/2/J/G/MBF1ANJ4U_MBF1AT3JG.html
■网友的回复
我怎么就管不住这手呢!?
■网友的回复
因为空虚
■网友的回复
因为你确实需要。
无目的浏览。
逃避。依赖。强化。重复。
不相关。被动接受。
被设计。操弄的行为。策略。
你不会连续提出问题。
你需要浏览首页信息流推送。
发现收藏夹的问答没有连贯性。
你需要自己浏览无意识组织。
需要启发式。结合分布式。
即时反馈不足无法支持联想。
每一个问题的侧重都不同。
每一个功能。格式。交互。
都不同。
在这些碎片化信息之间
时间精力成本极大的被低估
建立一个认知 模式 框架
需要大量信息 经验 经历 思考
心理 生理 过程 学习 记忆 专注
理解 对比 抽象 交流 观察 整理
记录 分析 分类 验证 尝试 使用
类型
你还需要理解这些信息的区别
理智。非理性。逻辑。
理性认知。感性认知。
阐述。表达。语言。话语。
数据。知识。形式。内容。
隐喻。
你需要自己浏览。阅读。
整理。分类。还有更多。
你需要有计划。策略。阅历。
经验。支持。环境。学历。
熟练。
你需要认知资源。专注。协调。
系统。
你需要了解自己。自我。认同。
意识。
你需要安全。保护。健康。卫生。
防卫。
你需要触碰界线边缘碰撞。感知。
障碍。
你需要任务管理器。监测。控制。
程序。
写出来。停下来。慢下来。
走出来。整理。休息。睡眠。
中断。
等待。测试。运行。
有一个概念。
感觉很重要。
■网友的回复
每个星期看2-3次AV 一次2-3个小时 看着看着就手淫 对身体和智力会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如何控制不再看AV电影?
■网友的回复
每天都有新发现
■网友的回复
为啥很多人会刷知乎停不下来
我淦……真的停不下来……
【为啥很多人会刷停不下来】
■网友的回复
好奇心无止境啊~~~而且很多回答里面有链接,链接里还有链接。。。so..
■网友的回复
感觉上面题材很丰富,又能发表评论。而且有些写的特别真实,能产生共鸣。
■网友的回复
因为我知道它在时刻更新着啊,如果没有更新,我刷它干嘛。就像我刚才刷新了一下,看到了你这个问题,饶有兴致的来说一句。不过,没有停不下来啊,下班了就停下来了!!下班回家以后从没打开过网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