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美国人问蒋介石:毛泽东靠电报指挥,你坐飞机指挥,为什么还总打败仗( 二 )
毛泽东历来倡导要创造性地执行命令和指示 , 在情况变化时要积极机断专行 , 因而在规定任务时 , 力避绝对化 , 使下级有机动余地 , 注意让战场指挥员按实际情况处置 。
1946年6月 , 他在批准中原军区部队突围的指示中指出:“今后行动 , 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 , 不要请示 , 以免延误时机 。 ”辽沈战役攻克锦州后 , 对下一步作战目标的选择 , 毛泽东指示“望按情况决定” 。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怎么打 , 华东和中原两野战军领导人分别提出了意见 , 鉴于情况变化急速 , 毛泽东在复电中指出:“情况紧急时 , 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 , 不要请示”等等 , 体现了毛泽东对下级指挥员的高度信任 , 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此外 , 毛泽东在定下决心、作出决策、下达命令时 , 还十分注意讲明道理 。 当下级不甚理解或认识有误时 , 则充分说理 , 并耐心等待 , 直至下级理解为止 , 增强执行命令的自觉性 。 在指导东北战场的作战中 , 早在1947年5月 , 中央军委就指示东北野战军应南下作战 , 把北宁线作为主要攻击方向 , 讲清这样做对战略全局和粉碎敌人的战略企图的好处 。 当林彪提出“锦州方向无仗可打”时 , 毛泽东立即指出控制北宁线上各点 , 封闭蒋军于东北加以各个歼灭关系到我军的战略利益 。 当林彪提出先打长春 , 后来又认为攻长春无把握时 , 毛泽东再次指示把攻击重点放在北宁线上 , 再三说明道理 。 同时 , 对林彪在选择主要作战方向和把握战机问题上的犹豫不决进行了批评 , 甚至要求林彪对批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反驳 。 在毛泽东起草的有关辽沈战役作战问题的45份电报中 , 其中就有21份是说明道理的 , 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统帅风范 。
而蒋介石对于部队的指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
早在1936年10月 , 蒋介石就在其日记中反思了自己的“七个缺点” , 其中有一条写道:“本人冲动性大 , 继续性少 , 手令多而变更性繁 , 此乃思虑不周 , 行动轻率之过也” 。 尽管他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 但是貌似直至最终退往台湾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
后来 , 他的军令部部长徐永昌也感慨:“委员长径令太多 , 又忽略通知其长官 , 因之误事者有之 , 发生误会者有之 。 ”徐永昌还批评道:今日军队的一般通病 , “军长不听集团军司令命令 , 师长不听军长命令 , 皆因委员长好直接与下级者通声气之弊病所致……”“委员长每好亲拟电、亲书信或亲自电话细碎指示 , 往一团一营如何位置等 , 均为详及 , 及各司令长官或部队长既不敢违背 , 亦乐于奉行 , 致责任有所诿谢 , 结果委员长之要求所至 , 战事愈不堪问矣 。 ”
两下相较 , 高下立见 。 这也就是为什么坐着飞机指挥的蒋介石打不赢靠电报指挥的毛泽东了 。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战役”胜利后,蒋介石沉默半晌说了句话,透出无限的落寞
- 林彪|辽沈战役中的“信息差”:毛泽东、林彪、蒋介石的判断为何不同
- 戴笠|戴笠生前给蒋介石发的最后一封电报,毛人凤看到后,吓得脸色苍白
- 教师|蒋介石身份证上有三字令人动容,怪不得毛主席称他有“民族大义”
- 武则天|蒋介石“暗杀”貌美儿媳,只因儿媳身份特殊,让蒋介石寝食难安?
- 蒋介石|峨眉山猴王给蒋介石让道,大家都不知原因,一僧人却道破“玄机”
- 蒋介石|1950年,华野集结50万人准备解放台湾,却因一件事没能成功
- 日军|他不听从蒋介石撤退的命令,执意和冈村宁次决战,结果杀敌11万
- 野趣旅行|对蒋经国说了4个字,张学良听后连哭数日,蒋介石临死前
- 王诤|美国人为何说十七国联军攻不下一个彭德怀?他有一个特质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