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乡|尼山的那声啼哭


孔孟之乡|尼山的那声啼哭
文章图片
公元前五五一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 , 鲁国国都曲阜城东南三十公里的昌平乡郰邑的尼丘山 , 迎来了一个新生男孩的第一次啼哭 。 这个孩子不仅将使这座山名扬四海 , 更将要对中国与世界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 这个孩子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的孔子 。 他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 , 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干 , 还是世界人类文明的瑰宝 。
孔子因尼丘山而得名 , 名丘 , 字仲尼;等到他成为一代伟人 , 后人又因避讳孔子名字中的“丘”字而称尼丘山为尼山 。
孔子的诞生是曲折而又富有戏剧性的 。
他有一个英雄的父亲——叔梁纥(孔子出生的春秋时期 , 男子的名字没有姓 , 如叔梁是字 , 名是纥 , 孔姓的流传是从孔子开始的) 。 孔子的先祖递传到父亲叔梁纥 , 早已从王室贵族破落为一名武士、一名相当于现在乡镇长级别的郰邑大夫 。 虽然只是一名武士 , 他却因为两件英勇抗敌的事迹而成为鲁国的大英雄 。
一件发生在公元前563年(鲁襄公十年) , 叔梁纥以一名武士的身份却成了偪阳之战的主角 。 此战是晋国、鲁国等几个诸侯国 , 攻打一个叫偪阳的小国(今山东省枣庄市南面) , 叔梁纥只是作为鲁国贵族孟献子的部属参加作战 。 一个小国 , 受到如此的侵犯 , 当然只能防守 , 而且还只能智守 。 攻城的喧哗与守城的静谧 , 似乎在预示着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 。 进攻者怎么也想不到守城的偪阳人会如此大胆 , 他们竟然让城门向着入侵者洞开 。
这个小国太小了 , 攻城者似乎根本就没有把它放在眼里 , 甚至不用去考虑其中是否有陷阱 。 就在作为先锋的鲁国军队踊跃冲进城门的时候 , 另一道悬门突然从天而落 。 原来那第一道门是在诱敌入城 , 而隐蔽的悬门一旦落下 , 鲁国的军队就会被圈在两门之间 , 成为只能挨打的“瓮中之鳖” 。 真是千钧一发啊 。 就在悬门落下的那个瞬间 , 机警而又雄健的叔梁纥突然赶到 , 举起双臂一下子托住正在下落的悬门 , 使得几乎就要陷入绝境的鲁国军队得以迅速撤出 。 守城者与攻城者 , 都被惊呆了 , 他们都在问:那个比一般将士都要高大魁梧、能够以一己之力托住重达千斤悬门的勇士是谁?此一役 , 叔梁纥的名字在诸侯国之间迅速传布开来 。
另一件更为英勇的故事 , 则要等到七年之后 。
公元前五五六年 , 强大的齐国侵入鲁国的北部 , 齐军将军高厚带领部队耀武扬威地围住了鲁国的防邑 。 被围困的有鲁国上卿大夫臧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和臧纥的弟弟臧畴、臧贾 。 臧纥的职位最高 , 鲁国派出军队要救出臧纥 。 鲁国求援的军队从现今泰安东部一个叫阳关的地方出击 , 但是到了接近防邑的旅松却停了下来 , 再也不敢前进了 。 他们害怕齐国的军队过于强大 , 觉得与齐军相碰无异于以卵击石 。 见援兵迟迟不到 , 被围困已久的鲁军被失望与害怕笼罩着 。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 , 已经六十多岁的叔梁纥 , 突然站将出来 , 挺直着近一米九的身材 , 瞪圆了眼睛大声地鼓动大家:“等 , 无异于死 , 到了夜间跟着我突围好了!”大家又看见了那个曾经双手托住千斤城门的勇士 , 心上便有主心骨 。 果然 , 他挑选了三百名精悍的甲兵 , 在夜色的掩护下 , 自己冲在最前面 , 带着臧畴、臧贾 , 一起呐喊着杀出了一条血路 , 突围而出 , 并将上卿大夫臧纥安全送到了鲁军的旅松防地 。 能够突出重围救出上卿大夫臧纥 , 本来已经完成了任务 , 可以戴功撤退了 。 可是叔梁纥竟然不走 , 只见他回转身 , 指着那片自己的土地 , 几乎是咆哮着喊道:“我们的国土 , 岂能让敌人霸占?是男儿的 , 跟着我走!”甚至出乎敌人所料 , 叔梁纥竟然带领红了眼的鲁国的兵士们扭头杀入重围 , 固守防邑 , 与如狼似虎的齐军公然对峙 。 慑于叔梁纥的勇猛果敢 , 久攻不下的齐军只好撤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