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质疑崔颢黄鹤楼艺术水准

所谓“千古名篇”、“七律第一” , 崔颢(约704~754)《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 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传统文化的瑰宝 , 是丝毫容不得质疑的 。 但就诗论诗 , 却也稀松平常 。崔颢据说与高适、孟浩然、王昌龄齐名 , 也算唐诗一流作者 。 崔颢写诗 , 素喜以少妇自居 。 你看“卢姬少小魏王家 , 绿鬓红唇桃李花” , 你看“妾家近隔凤凰池 , 粉壁纱窗杨柳垂” , 你看“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 开篇都是这样的 , 把自己弄得一股浓郁的脂粉香 。 终于闹出笑话了 。崔颢去见北海太守李邕 , 一开口就吟出“十五嫁王昌” , 李邕一想你倒把自己当金星了 , 可我受不了 , 愤而将他赶出 。 崔颢最著名的是《黄鹤楼》 , 这首诗很可能是个地地道道的笑话 。黄鹤楼原本并不叫“黄鹤楼” , 叫“黄鹄楼”;黄鹄楼中有鹤 , 但并不黄 。 欧阳询、令狐德棻等武德七年(624)编撰的《艺文类聚》 , 引述《述异传》:“述异传曰.荀瑰事母孝.好属文及道术.潜栖却粒.尝东游.憩江夏黄鹄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霄汉.俄顷已至.乃驾鹤之宾也.鹤止户侧.仙者就席.羽衣虹裳.宾已欢对.辞去.跨鹤腾云.眇然烟灭.”可见自汉而南北朝至唐 , 没有“黄鹤楼” , 只有“黄鹄楼” , 但黄鹄楼中的确有仙人与鹤 。关于黄鹄楼中的仙人 , 又引发了一段公案 。 有人说仙人叫“子安” , 有人说仙人姓“王” , 有人斩钉截铁的说:“不 , 仙人叫窦子安 。 ”史书记述甚详 , 所以说黄鹤楼有扯淡的历史 , 一开头就有 。传黄鹄楼始建于东吴黄武二年 , 最早是军事用途的哨楼 。 哨楼命名为“黄鹄楼”的概率不大 , 命名为“玄武楼”倒有可能 , 或者弄个编号:5号楼 , 也说得过去 。 当然当地因为它建于黄武年间 , 叫它“黄武楼”也行 , 但它后来正式取名是叫“黄鹄楼” 。 之所以叫“黄鹄楼” , 是因为和旁边的“鹦鹉洲”是绝配 。 黄鹄在当时被看作一种很高尚的鸟 , 《商君书·画策》:“黄鵠之飞 , 一举千里 。 ” 楚辞唐诗中 , 黄鹄是个常用词 。 但是“黄鹤”这词 , 出现要晚得多 , 在李白崔颢之前鲜见 。 查了一下 , “黄鹤”最早的出处是唐玄宗时期编的《初学记》:“黄鹤飞兮下建章 。 ”这黄鹤是怎么来的呢?是弄错的!汉诗原文是:“黄鹄飞兮下建章 。 ”说高尚的黄鹄楼和鹦鹉洲是绝配 , 不是因为鹦鹉有多高尚 , 而是高尚的祢衡写过一篇《鹦鹉赋》 , 字字珠玑铁骨铮铮 , 写完了祢衡也被杀了 , 祢衡埋骨的地方 , 因为这篇赋得名“鹦鹉洲” 。 所以看到鹦鹉洲 , 从汉唐的文化习俗 , 或者说传统文化甚至正统文化的角度看 , 大致可以猜到旁边会是黄鹄楼 , 而不是黄鹤楼 。好好的黄鹄楼 , 却惨遭崔颢和李白毒手 , 后世被生生被莫名其妙改成了“黄鹤楼” 。 其实在李白崔颢同时代 , 顾况也写过黄鹤楼 。 顾况在现在名气不大 , 但在唐代 , 他是上承李杜下启元白的诗坛领袖 。 少年白居易就拿着“离离原上草” , 去见了顾况 , 顾况原来调侃白居易的名字“长安居大不易” , 一见此篇 , 连忙改口:“居也易 。 ”顾况《黄鹄楼送独孤助》:“故人西去黄鹄楼 , 西江之水上天流 , 黄鹄杳杳江悠悠 。 黄鹄徘徊故人别 , 离壶酒尽清丝绝 。 绿屿没馀烟 , 白沙连晓月 。 ”开篇就是三个黄鹄 , 和崔颢的三个黄鹄比 , 熟不熟?顾况生卒年不详 , 《黄鹄楼送独孤助》和崔颢和李白的黄鹤楼诗 , 谁先谁后 , 谁向谁致敬也很难考证 , 这里只是为了证明:李白崔颢同时代 , 甚至稍迟 , 黄鹄楼的名字依然健在 。 黄鹄楼这么高洁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 , 之所以被改称莫名其妙的“黄鹤楼” , 估计是被崔颢和李白带坏的 。 估计李白和崔颢不认识“鹄”字 , 弄成了黄鹤 , 后人以讹传讹 , 好好的黄鹄楼喊冤都没辙 。前面说了那么多 , 后面简单分析一下崔颢《黄鹤楼》的艺术价值 。 《黄鹤楼》不是“律诗” , 尽管它后半部分很工整 , 但整体看无论怎么救都不能把它救成律诗 , 即使胡锡进同志亲自操刀 , 也是雕不出来的 。崔诗的开头 , 和顾况的诗很像 , 因为不能考证二者谁先写的 , 所以说不出是谁向谁致敬的问题 , 但是他们共同向一个人致敬了:管仲 。 管仲是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大人物 , 诗歌不太出名 , 但是就写了《黄鹄》 :“黄鹄黄鹄 , 戢其翼絷其足 , 不飞不鸣兮笼中伏 。 高天何跼兮 , 厚地何蹐!丁阳九兮逢百六 。 引颈长呼兮 , 继之以哭!黄鹄黄鹄 , 天生汝翼兮能飞 , 天生汝足兮能逐 , 遭此网罗兮谁与赎?一朝破樊而出兮 , 吾不知其升衢而渐陆 。 嗟彼弋人兮 , 徒旁观而踯躅!”你看 , 还比二人多用了一个 。崔诗“黄鹤一去不复返”句 , 是向《易水》致敬的 , 这个任谁都看得出来 。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 , 光从字面看稀松平常 , 但不平常处在于能够让人联想 。 如果把树和芳草、鹦鹉看成性征 , 就很好看了 。 崔颢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干的人 , 《诗经》中此类比兴比比皆是 。 此种作品写的最好的是李商隐 , 前面文绉绉在撩妹 , 奇峰突起来了这么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 春蚕和蜡炬就是性征 , 很励志 。那么从鹦鹉洲 , 怎么关联到思乡之情呢?灵感来自祢衡《鹦鹉赋》:“若乃少昊司辰 , 蓐收整辔 。 严霜初降 , 凉风萧瑟 。 长吟远慕 , 哀鸣感类 。 音声凄以激扬 , 容貌惨以憔悴 。 闻之者悲伤 , 见之者陨泪 。 放臣为之屡叹 , 弃妻为之歔欷 。 感平生之游处 , 若埙篪之相须 。 何今日之两绝 , 若胡越之异区?顺笼槛以俯仰 , 窥户牖以踟蹰 。 想昆山之高岳 , 思邓林之扶疏 。 顾六翮之残毁 , 虽奋迅其焉如?心怀归而弗果 , 徒怨毒于一隅 。 ”思乡之情就是这么来的 。从崔颢《黄鹤楼》整篇看 , 看似平白易懂 , 鉴赏还是有点小难度的 。 诗是好诗 , 口语化 , 多好谈不上 。 黄鹤楼的故事 , 一直在发展 。 到了南宋 , 陆游说黄鹤楼中的仙人是费祎费文伟 , 其他人驳正了是来自荀瑰的故事 , 黄鹤楼一直很有故事 。说到此处肯定有人愤愤不平 , 你写一篇看 。 好吧 , 勉强上首七律《盐商古道》:“昔祖营盐日 , 肩挑峻崿豪 。晨星逃虎啸 , 暮霭滚松涛 。汗自云间沸 , 山从茧下高 。青黄翻草色 , 衣袂惹蓬蒿 。 ”专业人士评价:不入唐人三流 , 可称当世第一 。 呵呵 。 我写诗过于雕琢 , 所以只能到宋诗“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境界 , 难以突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