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入心|却被余秋雨污为罪人,专家:余欠他一个道歉,保护国宝的千古功臣

我们阅尽铅华 , 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
莫高窟大门外 , 有一条河 , 过河有一溜空地 , 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 。 塔呈圆形 , 状近葫芦 , 外敷白色 。 从几座坍弛的来看 , 塔心竖一木桩 , 四周以黄泥塑成 , 基座垒以青砖 。 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 , 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 。 夕阳西下 , 朔风凛冽 , 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 有一座塔 , 由于修建年代较近 , 保存得较为完整 。 塔身有碑文 , 移步读去 , 猛然一惊 , 它的主人 , 竟然就是那个王圆箓!历史已有记载 ,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
在余秋雨的著名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 , 有一篇名为《道士塔》的文章 , 相信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都学习过这篇文章 。
这篇文章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触到敦煌 , 接触到莫高窟 , 接触到王道士 , 在文章中余秋雨用振聋发聩的声音将王道士定义为一个敦煌莫高窟的罪人 。
这篇文章 , 无疑给了当时的我们非常大的一个触动 , 每次想到几万卷经文、书籍被一个懵懂无知的道士送给西方探险家们就悲从中来 , 扼腕叹息 。
余秋雨的这篇文章 , 不仅让人们认识了莫高窟 , 也将王道士狠狠的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在《道士塔》一文中 , 余秋雨对王道士的鄙视几乎到了极点:“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泄 。 但是 , 他太卑微 , 太渺小 , 太愚昧 , 最大的倾泄也只是对牛弹琴 , 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 。 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 , 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 ”
可是事实真相真的是如此吗?这样的民族文明的浩劫真的是一个道士能犯下的吗?
事实的真相令人愕然 。
王道士 , 本是湖北麻城人 , 本名王圆箓 , 一作元录 , 又作圆禄 。
王道士出身十分的贫苦 , 为了生存 , 只能四处去讨生活 , 在光绪初年 , 王道士来了肃州巡防营为兵勇 。
而后王道士开始信奉道教 , 然后离开军队 , 开始远游新疆 。
而在1897年的时候 , 王道士云游来到了敦煌莫高窟 , 此时的莫高窟已经是极其的破败 , 但是依然有香火供奉 , 于是王道士便留在了这里 , 在窟南区北段 , 清理沙石 , 供奉香火 , 收受布施 。
一个道士 , 执掌一个中国佛教的圣地 , 这本身就是极为荒诞的事情 , 但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 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
有爱入心|却被余秋雨污为罪人,专家:余欠他一个道歉,保护国宝的千古功臣
文章图片
来到莫高窟以后的王道士从没有一日停下过脚步 , 他看着破败的莫高窟 , 内心十分的焦虑 , 他想要恢复这洞窟的往日的荣光 , 便每日出去化缘 , 然后用化来的钱清理洞窟中的沙石 。
本来王道士的一生就应该这样普普通通的度过 , 可是一个惊天的发现 , 将他和民族罪人这四个字联系在了一起 。
1900年 , 王圆箓在清理一间洞窟时 , 发现洞壁是空的 , 将壁画打开 , 发现里面藏着几万卷书籍 , 其中90%是经文 , 还有绘画、诗经、房契等等 。
王圆箓发现后如获至宝 。
虽然王道士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老百姓 , 但是他也知道这些发现是很不得了的 , 因此他没有耽搁 , 从洞中取出了两卷经文徒步行走40里 , 前往县城去找敦煌县令严泽 。
在等候知县老爷的时候 , 王道士满怀期待的以为这次莫高窟终于可以得到保护了 。
哪知 , 这位知县老爷也是个不学无术之辈 , 他看了看王道士带来的经卷 , 纸张已经发黄 , 这位严老爷一怒之下直接把经卷撕碎扔到了王道士的面前 , 然后愤然离开 。
只留下王道士愕然的跪在堂前 。
回到莫高窟后的王道士看着满洞的经书 , 开始有些发呆 , 他不识字 , 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着的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丰富的一座宝库 。
他只知道 , 这些东西得看管起来 , 堆在这里 , 不是事 。
于是当1902年 , 敦煌来了新知县汪宗翰的时候 , 王道士再次来到了县衙门的大堂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