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新闻|10月1号新规出台,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10月1号新规出台 , 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
国庆将到 , 旅游高峰即来 。 不少人点开手机App , 寻找心仪的景点和酒店 。 然而 , 有人发现 , 同样酒店、同样时段 , 老用户明显要多花钱 。 为防止“大数据杀熟” , 相关部门出台新规 。 今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提出 ,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 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
本文插图
备受争议的“大数据杀熟” , 这次能被“反杀”吗?采访人员进行了调查 。
换3部手机、出现3种价格 , 大数据仍在“杀熟”
随着国庆长假到来 , “大数据杀熟”再度在网上热起来 。 新规进入实施倒计时 , “杀熟”会收敛吗?采访人员进行亲身测试 。
国庆节前一周 , 采访人员通过一款知名旅行App预订一家酒店 , App出现两款房型 , 一款是16平方米有窗双床房 , 另一款是16平方米有窗大床房 , 价格均为189元 。
同时 , 采访人员用另一部手机以新手机号注册该App发现 , 在同一入住时段这两款房型的价格变成172元 。 再换一部手机发现 , 价格又变为168元 。 3次测试中 , 只有第一次以会员身份预订 , 价格也最高 。
采访人员致电该平台全国客服电话 。 工作人员解释说 , 确实存在会员价格比新客户贵的情况 , 主要原因是平台对新用户的优惠力度较大 。 对于后两次作为新客户价格不同的情况 , 工作人员认为 , 代理商的不同、预订能否取消等原因 , 也会导致价格变动 。
这无法打消网民对“杀熟”的顾虑 。 一位网民在微博上吐槽 , 他预订9月26日从佳木斯飞往上海的机票 , “同一航班、同一时间 , 不同手机”预订 , 价格相差1000元左右 。
9月中旬 , 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投票显示 , 有1.5万人认为自己遇到价格明显差异的情况 , 占到所有投票人员的近八成 。
国内知名购物平台的一位程序员小宁介绍 , “大数据杀熟”是基于对不同类型消费者数据的“消费者画像” , 判断其偏好、用户黏合度、价格敏感度等 , 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 。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副所长周汉华认为 , 这是“大数据滥用”行为 , 互联网平台利用其信息不对称优势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 。
新规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专家表示还需进一步观察
10月1日起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 , 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 , 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 , 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
对此 , 周汉华认为 , 新规有进步意义 , “新规在在线旅游经营服务领域将以前电子商务法的规定进行细化 , 更具有指导性” 。 不少业内人士还认为 , 规定出炉标志着万亿元规模的在线旅游行业进入规范引领的新发展阶段 。
新规能否遏制“大数据杀熟” , 多位专家认为 , “向前迈了一步”的同时还需要看其落实情况 。
从规定本身来看 ,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 , 新规仍未明确违规行为的判定 , 在线旅游平台是否存在“杀熟”等违规行为在判定上仍存在一定难度 。
周汉华认为 , 网络平台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 , 其特点是“千人千面”“个性化服务” 。 如何准确界定“杀熟”而又不损害新业态的活跃性 , 对执法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
更重要的是 , “大数据杀熟”几乎涉及衣食住行等各领域的数据平台 。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 , 凡是涉及数据、算法的平台 , 都会对消费者进行数据收集 , 同时也有“杀熟”的冲动 。 即便有电子商务法等上位法支撑 , 单一领域的暂行规定能起到的改善效果似乎也比较有限 。
推荐阅读
- 界面新闻|手机欠费超三个月将上征信,闲置卡以及宽带用户要小心了
- 爱搞机官方|华为Mate 40系列来了:10月22日全球发布
- 苹果|国行版iPhone 12 10月16开订:最便宜和最贵版暂时买不到
- 新机发布|买手机的朋友不妨再等等,10月还有这五款机型值得期待!
- 新华社新闻|研究显示:火星上可能存在会游泳的小型生命
- 新华社新闻|10年间,智能手机这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 中国新闻网|70余人团队耗时3年 中国医生助“云放疗”走进非洲马里
- 新华社新闻|黄金周PLUS,商场“人气榜”竟是这些
- 科客|王炸出击性价比够顶!realme Q2系列定档10月13日发布
- 跟帖|网易跟帖下线整改,暂不支持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