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数据隐私的重建:重构人机交互中的“知情同意”
编译: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科技实验室
编者按
在全球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中 , “知情同意”原则一直是基础性制度 。 但是 , 人们日益发现:“知情同意”机制在风险分担、个体决策、商业模式方面问题重重 。 症状显而易见 , 关键是灵药难寻 。 于是 , 我们不得不宽慰自己:知情同意固然鸡肋 , 但有比没有好 。 事实上 , 正如二维空间的生命永远无法看到三维的捷径(“虫洞”)一样 , 网络法的盲区恰恰在于忽略了“技术维度” 。 最近 , 世界经济论坛与斯坦福法学院将知情同意置于“人机交互”的背景下 , 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创造性思维 , 从而对信息收集、使用、保留和披露的各个方面重新设计框架 。
在《数据隐私的重建:重构人机交互中的“知情同意”》的白皮书中 , 他们提出来一系列的洞见:
“知情同意”是人机交互的一个核心问题 , 需要一个跨学科的专家小组从设计和技术的方面来解决它 。 它不能被孤立地看待 , 且不是律师、决策者和工程师的专属领域;相反 , 设计师、人道主义专家和创造性技术人员也必须在谈判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
现有方法既不扩展传统的数字用户界面 , 也不扩展无屏幕物联网设备、智能城市或其他连接环境的新兴世界 。 任何对“通知和同意”的重新思考都必须是可扩展的 , 并能够预测一定的紧急情况 。
同意的概念和征求同意的机制反映出现有机制忽视伦理和规范价值问题 。 非自由作出的、未告知的或者是胁迫下的同意 , 事实上都是有缺陷的 。 同意程序必须向同意方提供实质性的选择 , 包括在事件发生后撤回同意的能力 。 当前“接受或离开”的模型事实上并不提供有意义的同意选项 。
动态的、不可预测的数据使用和重新使用需要基于积极强化的动态的、积极的政策响应 , 而不是采用基于惩罚的、静态的、被动反应的监管政策 。 因此 , 影响激励的积极监管是在这一领域实现变革的潜在手段 。
尽管有大量的研究提供了特定的设计建议以改善现有的机制 , 但我们仍需要对机制进行根本性地完善 , 以实现既可扩展又可纳入道德标准的机制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与法律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许可
图片
摘要
随着时间的流逝 ,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依赖数字服务 。 全球超过53.6%的人口参与线上生活 , 且约93%的人口生活在3G或更好的移动网络条件下 。 从重要的日常服务(例如从医) , 到在线订购食物 , 或只是上网冲浪 , 我们对数字服务的使用和依赖程度一直在以指数级增长 。
同时 , 我们与科技交互的方式也在不断发展:例如 , 一些基于屏幕的互动正在转变为基于智能语音界面的互动;持续在线的传感器逐步全面嵌入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 但是 , 无论该界面是否有形 , 其都经常要求我们同意其收集和使用由我们提供以及与我们有关的数据 。 但是 ,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被如是问到时 , 此类工具是否以从根本上保护我们最大利益的方式进行收集和使用?此外 , 一旦我们授予请求的访问权限 , 是否拥有撤销同意的权利与途径?如果我们没有真正获得选择的权利 , 那些由于提供的决策辅助信息过于复杂而无法撤销同意或缺乏明智的决定 , 是否能够真正给予同意?
当给予我们同意的选项时 , 就意味着我们有能力作出决定 , 就意味着我们拥有决定哪些数据可以被控制、可以由谁控制、可以在何处进行处理以及用于何种目的的权利 。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 , 这种“同意”已变得虚幻 , 并且通过其当前的设计和安排 , 并非总是以预期的或甚至是合逻辑的方式运行 。 在可见的未来 , 随着网络越来越多地渗透进生活 , 我们还将继续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 , 点击更多的“同意”框 , 并不断寻求限制我们与我们打算使用的服务或产品之间的任何障碍 。
推荐阅读
- 暗淡青春|一根数据线居然卖354元
- 数据|10分钟,做一份数据可视化分析报表
- 数据|2020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在京发布
- 智能|每日互动入选爱分析数据智能厂商全景报告,持续引领数据智能新风向
- 数据|7.41亿!汇客云发布国庆8天全国购物中心客流数据报告
- 猎云网|医疗大数据分析服务商“脉兴医疗”获树兰俊杰资本千万级投资
- 老年|国庆长假结束,高德地图大数据显示大家竟然爱去这些地方
- 数据|徐叶润:另类数据技术是驱动资管科技的核心
- 旅游|小红书发布十一出行消费数据,“周边游”热度暴涨377%
- 数据|科大讯飞在遵义成立大数据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