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龙头竞逐工业互联网新赛道 抢食智能制造蛋糕( 二 )


今年 , 美云智数重点推广Saas(软件即服务)的业务 , 如工业仿真 。 而美的旗下物流板块安得智联的角色 , 则是为泛制造业企业输出端到端全场景全链路的一体化智能物流服务 。
长安汽车数据应用管理处处长胡林海说 , 与美云智数合作三年来 , 长安汽车通过大数据+移动化解决方案 , 已统一3100多万用户数据 , 实现销售、研发、制造、物流等动态数据的即时监控 , 流程审批移动化率达99% , 执行效率提高71.7% 。
目前 , 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有工业级数字化仿真平台、全球化SRM采购云平台、数字化MES+APS、KUKA(库卡)移动机器人平台、全链路智能物流系统等子平台 。 美云智数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冬表示 , 计划到2021年向5000多家企业普及和推广数字化转型经验 , 在美的云平台连接300多家企业客户、50000个人用户 , 希望与渠道商联手 , 为本土工业软件在中国企业的推广共同出力 。
与美的相比 , 海尔工业互联网没有自身的机器人业务 , 而是强调整合外部资源、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 , 其差异化的卖点是让用户参与供应的全流程 , 从而实现大规模定制、提升附加值 。
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践行的是100%定制、100%网器、100%终身用户 , 在全球灯塔网络2020年会云参现的环节 , 海尔青岛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 。
具体来看 , 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的平台上 , 汇集了众多在线资源与专业机构 , 可以实时在线交互 , 用户下单后可以全程参与产品定制 , 需求信息通过平台到达工厂 , 生成订单;工厂的智能制造系统全自动排产 , 将信息传递到各个生产线 , 最终生产出定制的智慧网器(联网产品) 。
依托数万个传感器 , 以及虚实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平台 , 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产生的数据与全球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互联 , 实现精准监测与控制 , 最终保障高品质输出 , 产品不入库率可高达100% 。
互联网巨头进场
继海尔之后 , 其他中国企业在世界灯塔工厂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高 。 在全球灯塔工厂网络2020年会上 , 中国新增四座灯塔工厂 , 分别来自阿里巴巴(杭州)、美的(广州)、联合利华(合肥)和美光科技(台中) 。 迄今为止 , 端到端灯塔企业有10家位于中国 , 占据全球半壁江山 。
有意思的是 , 海尔、美的都是制造业龙头 , 而阿里巴巴则是互联网巨头 。 据麦肯锡的报告 , 阿里巴巴在杭州的迅犀试点工厂将数字技术与消费者洞察结合 , 打造全新的数字化新制造模式 。 它支持基于消费者需求的端到端按需生产 , 并通过缩短75%交货时间、降低30%库存需求 , 甚至减少50%的用水量 , 助力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尚和服装市场获得竞争力 。
尽管这次阿里巴巴新制造的试点聚焦在服装业 , 但是凭借它在电商平台的分量 , 不排除会把这一模式推广至其他制造业 。 从这个角度看 , 海尔、美的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与阿里巴巴的犀牛智造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彰缘向第一财经采访人员分析说 , 工业互联网系统包含Iaas层、Paas层、Saas层等层级 。 Iaas层的大数据云平台基础设施 , 全球基本上由亚马逊、微软、谷歌、阿里等互联网和IT巨头垄断;海尔、美的、富士康等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主要在Paas层 , 提供软硬件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服务;Saas层是工业APP , 软件即服务 , 像美的M.IoT平台的工业仿真软件 。 海尔、美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 也要使用阿里、腾讯、百度等的云平台基础设施 , 所以大家是竞合关系 。
从卡奥斯和M.IoT财报来看 , 二者尚在培育期 , 工业互联网市场也有待进一步开拓 。 据美的集团(000333.SZ)9月15日的公告 , 美云智数2019年营业收入9504万元 , 净利润亏损5013万元 。 为加快发展 , 美云智数实施多元化员工持股计划 。 首期增资完成后 , 美云智数注册资本增至2亿 , 美的集团仍是美云智数控股股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