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涟|“濯清涟而不妖”与“出淤泥而不染”哪个更难做到?
今天跟侄子聊上了古人与花花草草,也提到了初中必读的课文《爱莲说》。
文章图片
《爱莲说》不长、不难读,大家都学过,所以我也没打算在字句上细讲。
而且这篇课相对其他文章,确实也没有那么多有趣之处可谈,只不过我还是有些问题想跟侄子讨论。
比如说这一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我告诉侄子,这段文字明显是在比喻君子的人格,那么“香远益清”,是将香气比作什么?
侄子理所当然回答我,这是比喻君子的名声。
于是我追问:“从‘出淤泥而不染’到‘不蔓不枝’,说的都是一个人的原则、道德,这都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可是‘香远益清’,说的却是名声。道德修养决定于个人,那一个人的名声,是决定于自己呢,还是其他人?”
在旁听了半天的弟弟(侄子他爹)忍不住插话道:“名气当然是自己决定的。”
侄子回答道:“如果别人要骂我、误会我,我也没办法。”然后父子俩一起问我怎么理解的?
我回答他们“名声”这件事很复杂,有时候不是做得好就会有好名声,有的时候有好名声,也不代表就有好的修养。
回过头再来看看《爱莲说》,谈到莲花的美德,周敦颐最先讲的其实并不是“香气”,而是莲花的姿态。
或许,周敦颐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这么多复杂的考量,只是纯粹写出自己对莲花的观感。但这样的书写,却反映了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当我们要去谈一个人的优点时,究竟是要先强调他的声名远播,还是先探讨他的修养好不好呢?
【 清涟|“濯清涟而不妖”与“出淤泥而不染”哪个更难做到?】父子二人一起说当然是修养。
我也同意是修养,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方式,因此,周敦颐在讲莲时,很自然地会先从莲的姿态开始讲,而后才谈到香气。同样的,我们去肯定一个人的价值,也该从本质上出发,而不是先看一些外在的名声或者评价。
文章图片
对一个自我要求很高的君子来说,名声固然是需要爱惜的对象,但并不会是最根本的价值。
当然,时代不同了,过去那个时代对君子的要求、想象,很多并不适合于现代。我们也不会用古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当个“君子”,只不过,在人格的培养上,这些旧文章还是多少有些参考价值的。
很可惜的是,现在的社会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时,却往往依赖一些外在的光环、头衔。当整个社会都只会去过问一个人的外在评价时,那会非常危险。
因为我们久而久之,会慢慢习惯于这种依靠形式来评判人的方式,从而渐渐失去了去理解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能力。
然后,就会有一些人开始利用这点,通过种种方式去塑造一个外在的“美名”,建立一定的形象、地位,实际上却未必有实质的贡献与作为。
更糟糕的是,当这些人拥有一定的名气,就更容易掌握话语权,继续去塑造下一个形式上的空泛价值,如此恶性循环,对社会的伤害很让人担忧。
现在的社会成名快,也让很多人在获得名气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初衷。不要觉得“换个位子换个脑袋”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环境在改变一个人时,那种隐形而巨大的力量,实在可怕,又让人难以抗拒。
想一想,这许多年来,有多少我们原先喜爱、敬仰的人,在我们眼前慢慢变了质。
回头看看这篇略显乏味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比起“濯清涟而不妖”其实相对简单了。
文章图片
在穷困的环境坚持原则,只要还有些骨气,倒也能办到。然而,一旦稍微有了名气、地位,面对充满诱惑的环境,真正能把持住的又有几人?
我们读这篇文章时,不要只知道去背诵莲花或者君子该有些什么美德。重要的不是莲花出淤泥、濯清涟,而是面临这些时,究竟该守住那些价值,才能“不染”、“不妖”。
更何况,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发现自己是在淤泥里挣扎,还是在清涟里浮沉。
时常审视自己,提醒自己,不管这个世界再怎么变动,我们还是要明白自己该做些什么,该保有些什么。
至于香气还是名声,那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没必要特意去追求。
我们怎么活,该是什么样子,自己应该比谁都清楚。
(完)
作者:巴德,已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