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元朝灭亡以后 , 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 , 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朱元璋|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文章图片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 , 民族融合多次发生 , 有些是被迫发生 , 有些则是政策导向 。 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以战争为载体的民族融合 , 也有人称作中原陆沉 , 是汉民族的大灾难 。 八王之乱令异族趁机攻入中原地区 , 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首的异族占领了北方大面积领土 。
北方直到北魏统一才结束这一大混乱时代 , 北魏则吸取了教训开始加速汉化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最终创造出庞大的隋唐政权 , 大唐的开放和多元化也正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 。
民族政策的制定对一个政权极其重要 , 如果搞不好就很有可能爆发无休止的战争 , 如果解决得好 , 那就是百姓的幸事 。
元朝为何只存在九十八年 , 源自统治者的暴政和残酷的民族政策 。 蒙古人貌似像一群野蛮人 , 战场上可以做到所向披靡 , 却无法把自己当作中原的主人 , 不停地掠夺和欺压 , 很快令起义起此彼伏地爆发 , 随即其统治再也无法支撑 , 只能被人取而代之 。
朱元璋|朱元璋杀人不见血的民族政策,貌似对蒙古人很宽容,其实很残忍
文章图片

起义之路并不滥杀无辜
朱元璋的悲惨经历源自元朝的暴政 , 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下 , 朱元璋的父母兄妹相继惨死 , 朱元璋本人也曾沿街乞讨 , 到寺庙勉强饱腹 。 最终迫不得已才拿起武器 , 加入了推翻元朝的浪潮中 。
理论上来说 , 朱元璋应该怀着满腔仇恨 , 对元朝人进行疯狂地报复 , 但朱元璋没有这样做 。 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已经体会到所有人间疾苦 , 却没有把灾难降到人间 , 这就是朱元璋的伟大之处 。
唯一令人诟病的则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 , 常遇春能力出众 , 是天生的将才 , 不过他有个很不好的毛病 , 就是喜欢屠城 。 朱元璋曾严令要求其收敛锋芒 , 这才稳定了局势 , 否则民族矛盾将进一步激化 , 平定蒙古可能会花更久的时间 。
朱元璋在渡江之后 , 曾发布命令:
"揭榜禁剽掠 。 有卒违令 , 斩以徇 , 军中肃然 。 "
禁止抢夺劫掠 , 如果有士兵违背军令 , 将以军法处置 。 战争是人祸中最为可怕的 , 无数人将因此妻离子散、失去生命 , 而正是朱元璋开明的政策 , 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
在攻下集庆后 , 朱元璋仍没有滥杀无辜 , 而是出榜安民 。 史料记载:
"元政渎扰 , 干戈蜂起 。 我来为民除乱耳 , 其各安堵如故 。 贤士吾礼用之 , 旧政不便者除之 , 吏毋贪暴殃吾民 。 "
元朝腐败残酷 , 造成烽烟骤起 , 我只是来为民除害 , 请大家各自如故 , 有贤能的人我们会按照礼法重用 , 不合适的律法将会去除 , 官员不可以虐待百姓 。 百姓因此欢呼雀跃 , 朱元璋安抚众民后 , 便改集庆为应天府 。
朱元璋创立大明后 , 曾发布这样一份诏书:
"昔元祖入主中国 , 子孙怠荒 , 罔恤民艰 , 天厌弃之 。 君则有罪 , 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 , 兵戈相加 , 亲如仇雠 , 朕实不忍 。 尔诸将帅克城之日 , 毋掳掠 , 毋焚荡 , 毋妄杀人 , 必使市不易肆 , 民安其生 。 凡元之宗戚皆善待之 。 "
元朝统治者占领中原 , 子孙荒唐怠政 , 百姓痛苦不堪 , 连老天都对其厌烦 。 作君主的有罪 , 跟百姓有什么关系 。 我对部下有着严格要求 , 不能抢掠、不能胡乱杀人 , 不能骚扰百姓 , 元朝的宗亲要善待 。 朱元璋对元朝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
在建立大明后 , 中原地区的很多蒙古人撤到北方草原 , 但仍有几十万蒙古人留了下来 , 处理这些蒙古人便成了麻烦的问题 。 如果朱元璋一声令下 , 让军队把这些人全屠掉 , 也是分分钟的事情 , 不是朱元璋没有这个能力 , 而是他考虑得更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