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玮柏|展示真实BEYOND最纯粹的一张专辑,黄家驹惊世才华初露锋芒( 二 )


在演唱会举办前两个月 , BEYOND当时的主音吉他手陈时安因学业原因 , 离开乐队出国了 。 这又给了他们一个沉重的打击 。 没有主音吉他 , 这演唱会怎么玩?
这时某个人出现了 。 当时在宣传上为了省钱 , 演唱会的海报是叶世荣找一个学美术的朋友帮的忙 。 这张海报是这样的 , 至今让人难解其中深意:
在缺吉他手的这个焦急时刻 , 叶世荣想到这位学美术的朋友也会吉他 , 便想能不能请他救场呢 。 于是彼此一谈 , 最后谈成了 , 这个美术生就是黄贯中 。 救场之后 , 黄贯中就正式成为了BEYOND主音吉他手 。
1985年7月20日晚8点 , 演唱会顺利举行 。 前几年经历了频繁的成员更替 , 但这次BEYOND的演出阵容 , 正是我们熟悉的四子阵容 , 还有Peter林等几人帮忙 。 嘉宾有梁翘柏、刘志远等好友 , 主持人是前成员邓炜谦 。 演唱会门票价格40元 , 不过现场观众不到300人 , 家驹的爸妈和家人也在 。 但据说爸妈对他们的表演并不喜欢 , 一直骂骂咧咧的 。 还有BEYOND后来的御用词人刘卓辉也前来捧场了 , 他本想邀朋友陈健添一起来的 , 但陈健添没兴趣 , 没来 。
演唱会表演了16首曲目 , 其中大部分曲目便收录进了第二年发行的《再见理想》专辑中 , 包括《永远等待》、《再见理想》、《旧日的足迹》、《飞越苦海》等中文歌曲 。
整场演唱会他们是亏本的 , 亏了好几千元 , 但他们没有后悔 。 当时最大的家驹才23岁 , 最小的黄贯中和黄家强才21岁 。 几个20出头的年轻人 , 为了对乐队的这份执着 , 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 也着实令人钦佩 。
演唱会结束后 , 他们趁热打铁 , 继续自资筹备他们的首张专辑 。 从歌曲创作到包装设计 , 再到录制配唱 , 依然是他们自己全部包办 。 专辑的封面都是一张小男孩站在巷子里的最普通的照片 。 而专辑名字定为《再见理想》 , 因为《再见理想》这首歌太能代表他们当时心声了 。
家驹写出这首歌后据说几夜睡不着觉 , 黄贯中也曾说 , 这首歌称得上他们乐队的“队歌” 。 他们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时期 , 只有对音乐的理想能支撑他们走下去:

心中一股冲劲勇闯
抛开那现实没有顾虑
仿佛身边拥有一切
看似与别人筑起隔膜
一起高呼Rock 'n' Roll
……

除了《再见理想》 , 还有前奏优美、诉说家乡情怀的《旧日的足迹》 , 有词曲凄美绯恻、充满迷幻色彩的《Myth》 , 更有以香港雨夜屠夫奇案为背景的《Dead Romance》……有中文歌 , 有英文歌 , 也有纯音乐 , 整张专辑丰富多彩 , 艺术摇滚、硬摇滚、迷幻音乐、前卫摇滚等交织一起 , 充分体现了BEYOND音乐的多样性和实验性 。

作为初出茅庐的音乐人 , 虽然有向欧美摇滚(例如Pink Floyd)致敬的成分在 , 甚至还不能算非常成熟 , 但也完全能看出他们在音乐上的惊人才华与不俗潜力 , 最主要的是 , 这就是他们最初的纯粹 , 没有任何束缚的音乐 。
这张专辑的所有作品 , 几乎所有的谱曲创作都是黄家驹 , 包括其中几首是他和陈时安或黄贯中合作完成 。 黄家驹作为旋律高手的身份 , 已经在所有香港乐手中算是独树一帜 , 这也是推动BEYOND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
有专业乐评人曾这样评论 , 自资发行的这张低成本《再见理想》 , 制作上虽非尽善尽美 , 但从作品来看 , 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
  • 一是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黄家驹非凡的音乐天赋;
  • 二是证明了BEYOND从一开始就是一支具有相当功底和表现力的优秀摇滚乐队;
  • 三是用实实在在的证据反驳了“香港无摇滚”的悖论 。
在《再见理想》发行前 , 经理人陈健添已经在小岛乐队的演唱会上见识过担任嘉宾的BEYOND , 当时出于直觉 , 觉得他们以后能红 。 而这次因为《再见理想》这张专辑 , 陈健添完全肯定了自己的直觉没有错 , 从而下定了非签下他们不可的决心 。


推荐阅读